2006年會計初級職稱考試經濟法講義二

 
第二章 企業法律制度 
 
本章屬於一般重要章節。在近三年的考試中的平均分值是9分,除了客觀題以外,在2004年的考試中,還出了一道簡答題。
本章的重點是第二節個人獨資企業制度和第三節合夥企業制度,對於這兩種類型的企業要在掌握其各自的特點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和比較,並能夠準確的加以區別。
第一節 企業法律制度概述
一、企業的概念:
企業是指依法設立的,以營利為目的的、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獨立核算的經濟組織。這裡的營利指的是經營獲利,而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盈利。
二、企業的分類:
教材的組織結構主要是採取第一種分類方法,即――劃分為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制企業,對於另外的幾種分類方式也必須加以了解、區分。
例1、根據我國現行有關法律的規定,下列企業中肯定具有法人資格的是( )。
a、國有企業
b、私營企業
c、外商投資企業
d、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ad
第二節 個人獨資企業法律制度
一、個人獨資企業的概念和法律特徵
1、是由一個自然人投資的企業;一個自然人、一個中國公民。不能是外國人、外商獨資企業,也不能是國家禁止從事盈利活動的人。
禁止從事盈利活動的人: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國家公務員、銀行的工作人員、警察、檢查官、法官。
2、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
3、個人獨資企業的內部機構設定簡單,經營管理方式靈活。
4、個人獨資企業是非法人企業,不具備法人資格。不具備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但是它是獨立的民事主體,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活動。
★ 個人獨資企業的分支機構的民事責任由設立該分支機構的個人獨資企業承擔。
二、個人獨資企業的設立條件
1、投資者必須是一個自然人、一個中國公民,不能是國家禁止從事盈利活動的人。
2、有合法的企業名稱。不得使用“有限”、“有限責任”或“公司”。
3、有投資人申報的出資。
★ 可以貨幣、實物、土地使用權、智慧財產權或其他財產權利出資,不得以勞務出資。
★ 投資人可以個人財產出資,也可以家庭共有財產出資。考試時出資的財產是否屬於個人財產,不需要考生界定,題目會給出。
4、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
5、有必要的從業人員。
例2、某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以家庭共有財產作為出資,根據《個人獨資企業法》的規定,下列關於投資人應對個人獨資企業債務承擔責任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承擔無限責任 
b、投資人以其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 
c、投資人以家庭共有財產承擔無限責任 
d、投資人以企業財產為限承擔責任 
答案:c
例3、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個人獨資企業的名稱中不得使用( )字樣。
a.中心
b.店
c.有限
d.工作室
答案:c
三、個人獨資企業的設立程式
對於整個設立的程式,需要作一個大概的了解,特別需要注意幾個小的知識點。
1、登記機關應當在收到設立申請檔案之日起15日內,對符合條件的,予以登記。
2、個人獨資企業的營業執照的簽發日期,為個人獨資企業成立日期。在領取執照前,投資人不得以個人獨資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
3、分支機構――設立分支機構,應當由投資人或其委託的代理人向分支機構所在地的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而不是個人獨資企業所在地或投資人居住地。
例4、在領取個人獨資企業營業執照之前,經批准投資人可以個人獨資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 )
答案:×
恰恰相反,個人獨資企業在領取營業執照以前,投資人不得以個人獨資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
四、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及事務管理
1、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對本企業的財產依法享有所有權,其有關權利既可以轉讓也可以繼承。
2、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可以自行管理企業事務,也可以委託或者聘用其他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負責管理企業事務。
3、委託或者聘用其他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負責管理企業事務時,應當與受託人簽定書面契約,不可以是口頭約定。
4、投資人對受託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員職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善意第三人是指第三人在和獨資企業的經濟交往中,既沒有和受託人或被聘用人員串通,也沒有在明知受託人或被聘用人員超越職權的情況下,故意損害投資人利益的人。
例5、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張三聘用李四管理企業事務,同時對李四的職權予以限制,凡是李四對外簽訂標的額超過10萬元的契約,必須經張三同意。某日,李四未經張三同意與善意第三人王五簽訂了一份標的額為20萬元的買賣契約。根據我國《個人獨資企業法》的規定,下列關於該契約效力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該契約為有效契約,但如果給張三造成損害,由李四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b.該契約為無效契約,但如果給張三造成損害,由李四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c.該契約為可撤銷契約,張三可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
d.該契約為效力特定契約,經張三追認後有效
〔答案〕a
顯然――(1)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對受託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員職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2)投資人委託或者聘用的人員管理個人獨資企業事務時違反雙方訂立的契約,給投資人造成損害的,承擔民事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