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法律的另類記憶(行政法部分)

ch01:行政法基本理論概述
s1:行政法概述
1行政+行政權+行政法:
a行政:
行政法上所說的“行政”是指““公共行政””。
即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或依法享有行政權的組織對“國家+公共事務”的“組織+決策+管理+控制“=“主角管控”。

四層含義:1234=“主犯放牧”
1實施“主體”:“國家行政機關”或其他依法享有行政權的組織;
2“範圍“擴大:國家事務+公共事務
3”目的”:對事務的管理組織
4“方法‘和手段:”主角管控”

b行政權:
行政權:
由國家憲法、“法律賦予的”國家行政機關執行法律規範,實施行政管理活動“的權力”,是國家政權的組成部分。

三層含義:123
1“來源於”憲法和法律
2由“國家行政機關”代表國家行使
3是國家“政權的組成部分”,帶有強制性。

c行政法:
行政法:
是關於行政權力的“授予、行使”以及對行政權力進行“監督”和對其後果予以“補救”的“法律規範的總稱”。

四層含義:1234=“死鬼健步”
1行政法是“設定”行政權力的法 
2行政法是“規範”行政權力如何行使和運用的法
3行政法是“監督”行政權力的法
4行政法是“補救”行政權力產生的後果進行的法 

2行政法的特點:ab
a行政法在形式上的特點:“沒數”
1行政法“沒有統一/完整的”法典。
2行政法“數量多”。

b行政法在內容上的特點:123=“內衣室”
1行政法“內容廣泛”。
2行政法“易於變動”。
3行政法中往往包含“實體+程式”兩種規範。

3行政法的基本原則:abc=“合法性+合理性+應急性”=“呵呵應”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行政法治”原則,
“行政法治”=行政“合法性+合理性+應急性“=“呵呵應”原則。

a行政”合法性“原則:12
1行政活動”必須根據“法律

2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律:abc=”政法法“
a行政行為必須“證據充分”。 
b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的許可權”。 
c行政行為必須符合“法定程式”。

b行政“合理性”原則:
指行政行為的內容要“客觀+適度+合乎理性”=“適合客”。
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
合理性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必須“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權,作出行政行為要根據客觀情況,在適度的範圍內,符合社會“大多數人”的公平正義觀念實施。

包括內容:1234“立關公德”
1行政行為應“符合‘立’法目的與動機”
2行政行為應“建立在考慮相‘關’因素”的基礎上
3行政行為應“符合‘公’共法則”
4行政行為應“符合自然規律與社會公‘德’”

c行政“應急性”原則:
指在“特殊的緊急情況下”,出於“國家安全+會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機關可以採取“沒有明確法律依據”的或與通常狀態下的法律規定“相牴觸的”措施。

行政應急權力的行使應符合以下幾個條件:1234
1存在“明確無誤的”緊急危險
2“非法定機關”不得行使應急權力
3行政機關作出應急行為應“接受有權機關的監督”
4應急性權力的行使應該“適當”=負面損害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

4行政法的淵源:
a行政法的淵源:1234567
1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各項立法的依據。

2法律:
法律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制定的規範性檔案,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制定的其他法律。

3行政法規:
=“條例+細則”=“調戲” 

4行政規章:
=部門規章+地方規章
=“規定/規則/辦法/實施細則”=“規規辦事”

5地方性法規: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准的“較大的市+經濟特區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等權力機關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6“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子彈

7行政法的其他淵源:
包括“國際條約和協定”中涉及國內行政管理部分,對行政活動具有約束力的法律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