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師考試案例分析要點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應該了解的內容
一、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的內容、級別、類別和編制方法
內容(或基本要素):
1、組織機構及其職責;2、危害辨識與風險評價;3、通告程式和報警系統;4、應急設備與設施;5、能力與資源;6、保護措施程式;7、信息發布與公眾教育;8、事故後的恢復程式;9、培訓與演練;10、應急預案的維護。
級別:
根據可能發生的事故後果的影響範圍、地點及應急方式,建立事故應急救援體系。我國事故應急救援體系將事故應急預案分成6個級別。
1、ⅰ級(企業級);2、ⅱ級(縣、市/社區級);3、ⅲ級(地區/市級);4、ⅳ級(省級);5、ⅴ級(區域級);6、ⅵ級(國家級)。
類別(或類型):
根據事故應急預案的對象和級別,應急預案可分為4種類型:
1、應急行動指南或檢查表(針對已辨識的危險源採取的特定的應急行動);
2、應急回響預案(針對現場每項設施和場所可能發生的事故情況編制的應急回響預案);
3、互助應急預案(相鄰企業為在事故應急處理中共享資源,相互幫助制定的應急預案);
4、應急管理預案(綜合性的事故應急預案,包括事故應急的4個邏輯步驟:預防、預備、回響、恢復)。
應急預案的檔案體系
一個完整的應急預案包括總預案、程式、說明書、記錄等4級檔案體系。
1、一級檔案—總預案
它包含了對緊急情況的管理政策、預案的目標、應急組織和責任等內容。
2、二級檔案—程式
它說明某個行動的目的和範圍,為應急行動提供指南。
3、三級檔案—說明書
對程式中的特定任務及某些行動細節進行說明,供應急組織內部人員或其他個人使用。
4、四級檔案—對應急行動的記錄
包括在應急行動期間所做的通訊記錄、每一步應急行動的記錄等。
二、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事故傷害損失工作日標準
(一)在《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中關於傷亡事故經濟損失包括哪幾個方面:
1、用於傷亡者的費用;
2、物資損失;
3、生產成果的減少;
4、因勞動時間的喪失而引起勞動價值的損失;
5、因事故引起的其他損失。
(二)什麼是傷亡事故經濟損失?包括哪兩個方面,各自的統計範圍是什麼?
傷亡事故經濟損失,指企業職工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發生傷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經濟損失,包括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
直接經濟損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傷亡及善後處理支出的費用和毀壞財產的價值。
間接經濟損失:指因事故導致產值減少、資源破壞和受事故影響而造成其他損失的價值。
1、直接經濟損失的統計範圍
(1)人身傷亡後所支出的費用
①醫療費用(含護理費用);②喪葬及撫恤費用;③補助及救濟費用;
④歇工工資。
(2)善後處理費用
①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②現場搶救費用;③清理現場費用;④事故罰款和賠償費用。
(3)財產損失價值
①固定資產損失價值;②流動資產損失價值。
2、間接經濟損失的統計範圍
(1)停產、減產損失價值;(2)工作損失價值;(3)資源損失價值;(4)處理環境污染的費用;(5)補充新職工的培訓費用;(6)其他損失費用。
(三)事故傷害損失工作日標準及包括哪些方面:
《事故傷害損失工作日標準》規定了定量記錄人體傷害程度的方法及傷害對應的損失工作日數值。該標準適用於企業職工傷亡事故造成的身體傷害。
標準共分以下方面來計算損失工作日:
(1)肢體損傷;(2)眼部損傷;(3)鼻部損傷;(4)耳部損傷;(5)口腔頜面部損傷;(6)頭皮、顱腦損傷;(7)頸部損傷;(8)胸部損傷;(9)腹部損傷;(10)骨盆部損傷;(11)脊柱損傷;(12)其他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