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技術複習資料彙編34

第三節石油天然氣開採過程的主要危險及其控制 
一、硫化氫防護 
  在含硫化氫的油氣田進行施工作業和油氣生產時,所有生產作業人員都應該接受硫化氫防護的培訓;來訪者和其他非定期派遣人員在進入硫化氫危險區之前,應接受臨時安全教育,並在受過培訓的人員隨同下,才允許進入危險區。
  硫化氫作業現場應安裝硫化氫報警系統,該系統應能聲、光報警,並能確保整個作業區域的人員都能看見和聽到。
  第一級報警值應設定在閾限值[硫化氫含量15mg/m3 (10ppm)、],達到此濃度時啟動報警,提示現場作業人員硫化氫的濃度超過閾限值,應採取相應措施;
  第二級報警值應設定在安全臨界濃度[硫化氫含量30mg/m3 (20ppm)、],達到此濃度時,現場作業人員應佩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並採取相應措施;
  第三級報警值應設定在危險臨界濃度[硫化氫含量150mg/m3 (100ppm)、],報警信號應與二級報警信號有明顯區別,應立即組織現場人員撤離作業現場。
  應在作業現場有可能出現硫化氫氣體的部位安裝固定式硫化氫探測儀,此外還應配備攜帶型硫化氫探測器;在作業人員易於看到的地方應安裝風向標、風速儀等標誌信號。
  鑽入油氣層時,應依據現場情況加密對鑽井液中硫化氫的測定。在新構造上鑽預探井時,應採取相應的硫化氫監測和預防措施。鑽進中發現硫化氫時,濃度達到30mg/m3 (20ppm)、,應暫時停止鑽進,循環泥漿,採取相關的措施。在鑽探含硫化氫地層時應使用適合於含硫化氫地層的鑽井液,鑽井液的ph值保持在9.5以上。鑽遇含硫化氫地層後,起鑽時應使用鑽桿刮泥漿器。鑽穿含硫化氫地層後,應增加對工作區的監測。在鑽井工程設計中,各層套管固井應儘量提高水泥上返高度或採取其它措施,防止套管腐蝕損壞。從岩心筒取出岩心時,操作人員要戴好正壓式空氣呼吸器。運送含硫化氫岩心時應密封好,並寫明岩心含硫化氫字樣。在預計含硫化氫的地層進行中途測試時,應落實防硫化氫措施,並將測試工作安排在白天進行,測試器具附近儘量減少操作人員。嚴格限制在含硫化氫地層中用常規的中途測試工具進行測試。在含硫化氫地層試油時應制定專門的防硫化氫措施,落實人員防護器具、人員急救等應急措施。在試油設備附近,人員減少到最低限,保證人員安全。含硫化氫井作業,應嚴格按照井控要求控制井噴。防噴器組及其管線閘門和附屬檔案應能適於硫化氫條件下使用,並能滿足預期的井口壓力。
  在作業現場,應根據現場作業人員情況配備相應數量的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和空氣補充裝置。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應存放在人員能迅速取用的安全位置,並應配備備用的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危險區通風設備的動力應符合防爆要求。在有可能形成硫化氫和二氧化硫聚集的地方應有良好的通風。 
二、石油地震勘探安全要求
  營地是地震隊臨時性的生產、生活基地。營地應選擇在地勢平坦、乾燥、道路暢通、取水便利、水源無污染和背風的地方,並應避開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物品的工廠或場所及易受自然災害侵襲的地方,同時應避開傳染病、地方病的高發區。
  在荒漠、沼澤等無人煙地區施工時,施工人員應至少2人以上同行,並確保通訊聯絡暢通;若遇險情,應採取求生措施,發出求救信號,及時組織營救;穿越陡坡、江河、急流、湖泊、沼澤、險溝、陡崖等地段,應提前實地察看,並採取防止淹溺、摔跌等安全監護措施;
  沙漠地區測量時,應在已確定的營地中心至測線工區道路兩旁設定明顯、牢靠的路標,路標間隔一般為300~500m,高差起伏大的地段應加密路標。
  進行爆炸作業時,在接近危險區的邊界處應設警戒崗哨和安全標誌,禁止人、畜、車(船)進入危險區域內;對盲炮應採取引爆方式處理,不應採用捅、挖的辦法。 
三、鑽井p347~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