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知識重點估價理論與方法(1)

房地產價值和價格和種類:
一、 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二、 投資價值和市場價值
市場價值是唯一的,而投資價值因投資者的不同而不同。
採用收益法評估市場價值時,折現率是與該房地產的風險程度相對應的社會一般收益率;而在評估投資價值時,該折現率是某個具體的投資者所要求的最低收益率。這個投資者所要求的最低收益率可能高於也可能低於與該房地產的風險程度相對應的社會一般收益率。投資者的投資價值只有大於或等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時,投資行為或交易行為才能實現。
三、 原始價值、賬面價值和市場價值
原始價值即原值;賬面價值即淨值;市場價值即現時市場形成的價格。
四、 成交價格、市場價格、理論價格、公開市場價值和評估價值
1、成交價格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不正常的,是交易雙方實際達成的交易價格。成效價格圍繞市場價格上下波動。在實際交易中,只有當買者所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高於或等於賣者所願意接受的最低價格時,交易才可能成功。其高低取決於a買賣雙方的談判能力;b是賣方市場還是買方市場。
2、市場價格和理論價格相比,市場價格是短期的均衡價格,理論價格是長期的均衡價格。它圍繞理論價格上下波動。
3、理論價格和市場價格相比,是長期均衡價格。
4、公開市場價值是在一系列假設條件下的價值。(徵用拆遷補償估價不是公開市場價值)
5、評估價值是採用評估方法評估出的價值。如市場比較法評估出的結果通常稱比準價格;成本法估算出的結果常稱為積算價格;收益法評估出的結果常稱為收益價格。
理論上:評估價值=正常成交價格=市場價格
五、 市場調節價、政府指導價和政府定價
一組與政府價格管制干預程度有關的價格。市場調節價是指由經營者自主制定,通過市場競爭形成的價格。估價應根據市場供求狀況進行;政府指導價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制定指導範圍;政府定價的,估價結果應以政府定價為準。如在城鎮住房改革中,出售公有住房的標準價、成本價就屬於政府定價。政府對價格的干預還有規定成本構成或利潤率等。如經濟適用住房的成本包括征地和拆遷補償安置費、勘察設計和前期工程費、建築安裝工程費、住宅小區基礎設施建設費、貸款利息和稅金等7項,利潤控制在3%以下。
六、 基準地價、標定地價和房屋重置價格
是政府要確定的一組價格。
七、 土地價格、建築物價格和房地價格
對於同一宗房地產而言,有:1、房地價格=土地價格+建築物價格;
2、土地價格=房地價格-建築物價格;
3、建築物價格=房地價格-土地價格
八、 總價格、單位價格和樓面地價
 土地總價 土地價格
樓面地價=樓面地價=現實中,樓面地價更能反映地價水平。
總建築面積 容積率
九、 所有權價格、使用權價格和其他權益價格
十、 買賣價格、租賃價格、抵押價格、典價、保險價值、課稅價值和徵用價值
中國目前的房租有市場租金(由市場供求狀況決定)、商品租金(以房地價值為基礎確定)、成本租金(按照經營成本確定)、準成本租金和福利租金。住宅房租一般按使用面積計租,非住宅一般按建築面積計租。
保險價值評估時,估價對象範圍應視所投保的險種而定。如投保火險時的保險價值,僅是有可能遭受火災損毀的建築物的價值及其可能的連帶損失,而不包含不可損毀的土地的價值。用重置成本和重建成本。
十一、 實際價格和名義價格
實際價格是指在成交日期時一次付清的價格,或將不是在成交日期時上次付清的價格折現到成交日期時的價格;名義價格是指在成交日期講明,但不是在成交日期時一次付清的價格。以抵押貸款方式支付,如首付5萬元,餘款在10年內以抵押貸款方式支付。不存在名義價格。
十二、 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及現房價格和期房價格
期房價格=現房價格-預計從期房達到現房期間現房出租的淨收益的折現值-風險補償
十三、 起價、標價、成交價和均價
起價是指所銷售的商品房的最低價格;標價是商品房出售者在其價格表上標註的不同樓層、朝向、戶型的商品房的出售價格;成交價是商品房買賣雙方的實際交易價格;均價是所銷售商品房的平均價格。
十四、 保留價、起拍價、應價和成交價(房地產拍賣中出現的一組價格)
保留價又稱拍賣底價,拍賣有無保留價和有保留價。拍賣標的有保留價的,競買人的最高應價未達到保留價時,該應價不發生效力,拍賣應當停止拍賣標的的拍賣;起拍價又稱開叫價格。有增價拍賣和減價拍賣。在增價拍賣中,起拍價常低於保留價,也可以等於保留價;應價是競買人對拍賣師報出的價格的應允;有保留價的拍賣中,最高應價不一定成為成交價,只有在最高應價高於或等於保留價的情況下,最高應價才成為成交價。

十五、 拍賣價格、招標價格和協定價格
十六、 補地價
是指需要補交給政府的一筆地價。有4種:1、更改原出讓土地使用權時規定的用途;2、增加原出讓土地使用時規定的容積率;3、轉讓、出租、抵押劃撥土地使用權;4、出讓的土地使用權期滿後續期。
對於增加容積率來說: 增加後的容積率-原容積率
補地價(單價)= ×原容積率下的土地單價
原容積率
補地價(單價)=(增加後的容積率-原容積率)×原樓面地價 
補地價(總價)=補地價(單價)×土地總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