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戰鬥——解密今年CPA考試迷局

  cpa考完了,可以說是普天同慶啊,網上網下都是一片歡騰。是啊,今年的題確實做的爽,可能80%的考生感覺過關的可能性極大,本人考後也是狂喜了一陣,這是我第5年的最後一門,會計可謂是我“畢其功於一役”的決戰,沒有任何的退路了。幸運的是,中注協這次“大赦”天下,但是,大家也別高興的太早,所謂“大赦”是有特定目標的,嘿嘿,那就是第5年第5門的考生。為什麼這么說,且聽我細細道來:

  1、今年考試“放水說”大肆流傳,不是沒有道理的,這要追溯到2002年了,當年考審計和經濟法的考生一定記憶猶新吧?這二門在那年創下了不可思議的高通過率,並永遠的成為後續考生一個不可企及的夢想,自此中注協便開始發力打壓,注會考試經歷了連續3年的“傷心太平洋”,考生為此也是欲斷愁腸。每年考後網上鋪天蓋地的痛訴與責罵,社會媒體的惡評給專家組,中注協還有財政部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相反的另一面,是催生了各大考試培訓機構的迅速超常增長,賺了個盆滿缽滿,承載了所有的罪責與風險卻沒有收穫到相應的高收益,這顯然是中注協不願看到的。

  2、2002年的通過率為何會出現一反常態的高增長?這就得回到當時的時局背景了,國人無比敬仰的鐵面總理正是當時眾考生福祉的締造者,也正是他才催生了cpa近十年來的蓬勃發展。當時中國入世在即,國內對cpa的呼聲也是一浪高過一浪,可現狀是:當時全國僅有6萬餘名考生通過了,真正執業的不到四成。於是,在著名的:“三個三十萬”方針的指引下財政部第一次鬆開了鐵拳。。。。。。

  3、到2005年,當初02年過了二關的考生還剩多少呢?據05年考後中注協的數據顯示,這是一個令人相當尷尬的結果,仍有近40%左右沒有全科通過,而且有12%左右的考生是令人萬般無奈的5年之癢,也許稍有不慎,他們就會陷入無法想像的第二個5年計畫。對於考生來說這無異於是世界末日,沒有幾個人能再堅持走入下一個輪迴,對於中注協,亦是如此。這12%的平均年齡高達32歲,呵呵,想想這是一個怎么樣的群體,為了cpa耗盡了整整5年不堪回首的青春,到頭來還要面對一個陡勞心神,萬念俱灰的結果?結局真的就是太殘酷了,更重要的是,這批在征途上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大齡考生有近90%是會計及相關專業的,有70%是財務相關工作的從業人員!4年的征戰,他們的理論學習的強度已遠遠超過了實務中的需要,實踐中的積累也讓他們從單一的備考完成了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結合。更重要的是,通過cpa的煉獄之旅,這批人具備了相當強的學習能力,為職業的後續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容質疑,他們正是未來10年財務及審計領域的中堅力量,也是財政部與中注協實實在在的優質資產,要讓這批資產一下全額計提減值準備,而且在未來無法轉回,財政部也無法面對。

  4、自04年以來考生結構已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年齡段的分布是呈越來越年輕之狀,大批的非會計專業的,沒有任何實務經驗的應試者加入了這個追夢之旅,其中,多數為剛畢業甚至尚未畢業的在校生!也許大家會說年輕人加入這個考試何嘗不是好事?我想,答案可能是否定的,99年高校擴招以後便造成了諸多的就業惡果,大批的本科生畢業了找不到工作,就算找到了,月薪也是低的嚇人,這不能怪他們,這是一個經濟發展現階段國人必需要面對的一個成長過程。一方面是人才市場的人頭攢動,一方面公司、企業對這群fresh man的失望度是逐年拉大,雙方都在抱怨。在強大的就業壓力下,很多應屆畢業生把目光投向了各類證書,尤以cpa更成為熱中首選,因為他的含金量和知名度。然而,這些投身注會征途的年輕人卻有個共同而明顯的目的:那就是考試具有極強的功利性和浮燥性。因為沒有從業經驗,考過了做一名小會計都覺吃力,去事務所做審計更是不知所云,口袋裡的鈔票要在短期內迅速膨脹顯然只是不切實際的一向情願。為了確保cpa的高品質,消除社會上對cpa的種種專業能力的質疑及個人誠信危機這些不利影響,財政部對報考人員呈年輕化正處於又愛又恨的迷亂期,所以考試日趨與實務結合併時不時大暴冷門也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