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術語的譯法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新的發明創造不斷湧現,隨之也就出現了描述這些事物的新術語。在科技英語翻譯中,我們常常碰到如何把這類術語譯成適當的漢語的問題。通常,有以下約定俗成的方法。

1. 意譯:意譯就是對原詞所表達的具體事物和概念進行仔細推敲,以準確譯出該詞的科學概念。這種譯法最為普遍,在可能的情況下,科技術語應採用意譯法。
例如:
holography 全息攝影術
astrionics 宇航電子學
guided missile 飛彈
aircraft carrier 航空母艦
videophone 可視電話
walkie-talkie 步話機
power roller 健腹輪
e-mail 電子郵件

一般說來,有三類科技新詞語採用此譯法:

1.1.合成詞: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舊詞構成的複合詞
skylab 太空實驗室
moonwalk 月球漫步
friction factor 摩擦係數

1.2.多義詞:舊詞轉義,即通過賦予舊詞以新義而構成新術語
drone 雄蜂→無人駕駛飛機
bug 臭蟲→竊聽器
computer 計算者→計算機

1.3.派生詞:在原有的詞根上加前綴或後綴構成新術語
例如:
thermocouple 熱電偶
voltmeter 電壓表

2. 音譯:音譯就是根據英語單詞的發音譯成讀音與原詞大致相同的漢字。採用音譯的科技術語主要有兩類:

2.1.計量單位的詞:

hertz 赫茲(頻率單位)
bit 比特(度量信息的單位,二進制位)
lux 勒克司(照明單位)
joule 焦耳(功或能的單位)
2.2. 某些新發明的材料或產品的名稱(尤其在起初時):
celluloid 賽璐珞(硝纖象牙)
nylon 尼龍(醯胺纖維)
sonar 聲納(聲波導航和測距設備)
vaseline 凡士林(石油凍)
morphine 嗎啡

一般地說,音譯比意譯容易,但不如意譯能夠明確地表達新術語的涵義。因此,有些音譯詞經過一段時間後又被意譯詞所取代,或者同時使用。
例如:

combine 康拜因→聯合收割機
laser 萊塞→雷射
vitamin 維他命→維生素
penicillin 盤尼西林→青黴素

3.形譯:用英語常用字母的形象來為形狀相似的物體定名。翻譯這類術語時,一般採用形譯法。常用的形譯法又分為下列三種情況:

3.1.選用能夠表達原字母形象的漢語詞來譯:

t square 丁字尺
i-column 工字柱
u-bend 馬蹄彎頭
v-slot 三角形槽

3.2. 保留原字母不譯,在該字母后加“形”字,這種譯法更為普遍:

a-bedplate a形底座
d-valve d形閥
c-network c形網路
m-wing m形機翼

3.3.保留原字母不譯,以字母代表一種概念:

x ray x射線
l-electron l層電子(原子核外第二層的電子)
n-region n區(電子剩餘區,即電子導電區)

4.意音結合譯:在音譯之後加上一個表示類別的詞,或者把原詞的一部分音譯,而另一部分意譯。

4.1有些詞以音譯為主,在詞首或詞尾加上表意的詞:

logic 邏輯電路
covar 科伐合金(鐵鎳鈷合金)

4.2. 由前綴加入計量單位構成複合詞,計量單位採用音譯:

megavolt 百萬伏(特)
microampere 微安(培)
kilowatt 千瓦
decibel 分貝

4.3.某些複合詞意音結合譯:

radar-man 雷達手
valve-guide 閥導

4.4.有些由人名構成的術語,人名音譯,其餘部分意譯:

ohm's law 歐姆定律
curie point 居里點
morse code 莫爾斯電碼
monel metal 蒙乃爾合金

注意:人們在熟悉了這類術語後往往只記人名的第一音節音譯,後加“氏”字譯出:

babbit metal 巴氏合金
brinell test 布氏試驗

5.直譯:在科技文獻中商標、牌號、型號和表示特定意義的字母均可不譯,直接使用原文,只譯普通名詞:

b-52 e bomber b-52 e轟炸機
kubota mobile crane model km-150
庫寶塔km-150型流動式起重機

另外,科技術語的譯名應注意規範化。凡約定俗成的譯名,不要隨意更動。正如魯迅先生指出不能把“高爾基”譯成“郭爾基”一樣。

創新譯名要能正確表達出事物的真實含義,應儘量採用意譯。 例如:
dustoff 戰地救護直升機,該詞義與飛機起飛和降落時揚起的塵土有關,dust (塵土)+ off(離開)。

在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本書中專業術語的譯名必須前後統一,這特別適用於那些有幾個通用譯名的專業術語。否則,就可能引起誤解。例如:nylon尼龍/耐綸/醯胺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