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會計資格考試真題試卷案例分析試題五

案例3

資料:(1)2002年6月8日,a股份有限公司購入一台不需要安裝的生產用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該設備的價款為450000元,增值稅進項稅額為76500元;發生的運雜費為3000元;款項已通過銀行轉賬支付,設備已交付生產使用。

(2)2002年6月10日,a股份有限公司同時購人甲、乙兩台不需要安裝的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兩台設備的價款總額為800000元,增值稅進項稅額為136000元,支付的運雜費用為40000元,款項已經通過銀行支付,兩台設備已投入使用。經過市場詢價後得知,甲設備的公允價值為312000元,乙設備的公允價值為468000元。

(3)2002年6月15日,a股份有限公司購入一套需要安裝的生產線,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該生產線的價款為630000元,增值稅進項稅額為107100元,發生的運雜費為12000元,款項已通過銀行轉賬支付。安裝時,耗用甲材料50000元(不含稅),購進該批甲材料時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8500元,負擔安裝工人工資21000元,安裝完畢後即交付車間使用。

(4)2002年8月1日,a股份有限公司向銀行借入期限為二年、年利率為10%的借款2000000元,用於建造一生產車間,該建造工程採用自營工程方式進行:為此,2002年8月2日,購入為工程準備的各種物資,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註明。該物資的價款為  1000000元,增值稅進項稅額為170000元;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實際領用工程物資1170000元(含增值稅);領用生產用乙材料一批,實際成本為90000元,應轉出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15300元;工程負擔工程人員工資300000元;企業輔助生產車間為工程提,供有關勞務支出158000元;用銀行存款支付工程其他費用50000元;工程沒有發生非正常中斷;工程尾期,退回剩餘的乙材料3510元(含增值稅);2003年8月1日,工程竣工交付使用。

(5)2002年8月1日,a股份有限公司向銀行借入期限為二年、年利率為10%的借款2000000元,用於建造一生產車間,假設該建造工程採用出包工程方式出包給銀河建築工程公司承建。2002年8月2日,按照契約規定向銀河建築公司預付工程款1000000元。工程完工後,按照契約規定向銀河建築公司補付工程款780000元;同時,預提一年的長期借款利息200000元(200000x10%=200000);2003年8月1日,工程竣工交付使用。

(6)2002年9月20日,a股份有限公司收到b股份有限公司投入的一套全自動生產  線,雙方確認的價值後15000000元;a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總額80000000元,b股份有限公司占其股權份額的比例為15%.

(7)2002年10月20日,a股份有限公司接受外商捐贈一輛職工生活用麵包車,根據捐贈方提供的發票、報關單等有關單據,確定其價值為250000元;另外,用銀行存款支付運雜費、包裝費等費用3000元;a股份有限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

(8)2002年10月25日,a股份有限公司以融資租賃方式從某租賃公司租入需要安裝的生產用設備一台,租賃契約約定,應付租賃費及設備價款為500000元,以銀行存款支付設備運雜費2000元,支付安裝調試費4000元。

要求: 以上各項固定資產在取得時應如何計價?  (綜合題)[本題10.00分]

答案分析是

企業取得固定資產有多種方式,如以貨幣資金購入固定資產、自行建造固定資產、接受投資者投入固定資產、接受捐贈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無償調入固定資產、非貨幣性交易中取得固定資產、債務重組中取得固定資產等等。

(1)購入不需安裝的固定資產,即企業購入的固定資產不需安裝就可以直接交付使用。其賬務處理比較簡單,購入的固定資產應按實際支付的全部價款加上包裝費、運雜費等支出,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本案例中購入的生產設備不需安裝,應直接計入“固定資產”科目,入賬價值為529500元(450000+76500+3000=529500)。交付使用時,a股份有限公司可以進行如下賬務處理:

借:固定資產——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  529500

貸:銀行存款  52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