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舞蹈

  畲族由於大分散沒有形成本民族的經濟市場,也就沒有形成本民族的文字,只有本民族語言,故其生產技能和文化藝術在解放前基本上處於一代接一代地言傳身教狀態。畲族也是一個善歌能舞的民族,歌比舞較普及,舞蹈主要蘊藏在祭祀活動中。解放後,在漢族文藝工作者的幫助下,整理出了一批歌與舞的曲子,並創作了一批新內容的可上舞台表演的歌舞。我們根據自己所了解的情況,對本民族舞蹈提點膚淺看法。

一、畲族舞蹈在舊社會主要蘊藏在祭祀活動中,故以往有的文藝研究者說畲族沒有舞蹈,其實祭祀中的舞蹈也是民間舞蹈。

二、《學師傳師》可以說是畲族民間流傳了700多年的大型歌舞劇。1987年搞民間舞蹈集成時,浙江省已把《傳師學師》、《做功德》兩部畲族舞蹈載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浙江卷》。

畲族以往的民間舞蹈,一般都是為祭祀而舞,表演者多為男性。動作大多是坐蹲步、悠蕩步、軟步、兩步半,左右對稱、雙膝微曲,與山地農耕附加狩獵的生產生活有關。

三、舞蹈只有從以娛神為目的中脫胎出以娛人為目的的時候,人們才有了自覺的舞蹈意識。從此,舞蹈也產生了分野,首先一類是民眾的自娛為主、業餘的不以追求盈利為主的社會文化活動;第二類是娛他為主,專業表演為主,以宣傳教育和追求盈利為目的的表演性舞蹈;第三類,當然是隨著宗教的發展,為宗教祭祀禱念的儀式舞蹈也在發展。

新中國建立以來,在畲漢文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創作了很多新歌和新舞。據麗水地區《畲族志》記載,麗水地區範圍內就有《採茶舞》、《畲民歡樂舞》、《姐妹采棉》、《桔子豐收》、《月圓》、《銀耳花開》、《選種》、《鳳凰彩帶飛北京》、《繪新圖》、《慶豐收》、《趕歌會》、《追赤郎》、《醉》、《追新娘》、《幸福水》、《巧相親》、《老隊長從北京回來》、《月到中秋》、《插花娘》等舞蹈。從其他地區引來的有《新女婿》、《采樵舞》等。1980年由麗水地區組隊代表畲族參加全國第一次少數民族文藝匯演,演出節目有《鳳凰彩帶飛北京》、《銀耳花開》、《新女婿》等,演出三場,《新女婿》都為壓台戲,當時雷森根就扮演“新郎”。載譽回杭,省委宣傳部召開茶話會,副部長於冠西即席作詩云:“人言畲鄉風光好,水綠山青人品高,‘銀耳花開’花燦爛,‘鳳凰彩帶’雲中飄,京華爭夸‘新女婿’,‘畲鄉春深’花正茂”。

1994年,日本福井舉行環日本海國際民間藝術節,浙江與福井是聯宜省,景寧組織畲族文化藝術代表團參加,演出節目有《靈刀舞》、《木拍舞》、《采樵舞》等。畲族舞蹈第一次走出國門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

1998年,麗水市文藝部門創編了反映畲族文化特色的四幕風情歌舞劇《畲山風》,集40多年來畲族民間文藝創作成果之大成。10月12日在景寧首演,11月10日赴京在海淀禮堂演出,12月向在杭召開的省第十屆黨代會代表演出,獲得各界好評。進一步完善後,現在正(2001年9月)代表浙江畲族赴京參加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

至於民間自娛舞蹈,首先應該提到傳統的正月十五鬧元宵的舞獅、舞龍和接受當地漢族表演為主的來畲村演出的舞魚燈、跳花鼓等;其次是七十年代初的大隊(等於現在的行政村)辦的文藝宣傳隊,確實自編自演了不少讓社員娛樂節目。後來演變為“農村俱樂部”,但不如“文宣隊”的普及與熱鬧。“文化大革命”對國家來說是一場災難,但村村辦文宣隊的形式對普及社會文化活動還是值得肯定的。筆者曾在當年見過雲和三坑嶺的文宣隊用唱哀歌的舞蹈反映舊社會畲民苦難,可以說也是畲族文化藝術的一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