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模擬試題(6)多項選擇題答案

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ac
【解析】本題考核民事責任的形式,根據規定,當事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形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等,而管制是當事人承擔刑事責任的形式,罰款是承擔行政責任的形式。
2.答案:ab
【解析】本題考核個人獨資企業解散清算的財產清償順序,根據規定,個人獨資企業解散的,財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清償: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所欠稅款;其他債務。
3.答案:abc
【解析】本題考核個人獨資企業的債務清償。
(1)個人獨資企業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投資人應當以其個人的其他財產予以清償。個人獨資企業解散後,原投資人對個人獨資企業存續期間的債務仍應承擔償還責任,但債權人在5年內未向債務人提出償債要求的,該責任消滅。因此,ac不符合法律規定。
(2)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在申請企業設立登記時,明確以家庭共有財產作為個人出資的,應依法以家庭共有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因此,b不符合規定。
4.答案:bcd
【解析】本題考核需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的事項,根據規定,合伙人之間轉讓其財產份額只需要通知其他合伙人。
5.答案:abcd
【解析】本題考核有限責任公司監事會的職權,其職權包括:
①檢查公司財務。
②對董事、經理執行公司職務中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行為進行監督。
③當董事和經理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和經理予以糾正。
④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
⑤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6.答案:abcd
【解析】本題考核公司對外報送財務會計報告的簽字人範圍,根據規定,企業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由企業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並蓋章。設定總會計師的企業,還應由總會計師簽名並蓋章。
7.答案:abc
【解析】本題考核上市公司終止股票上市的情形,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1)公司不按規定公開其財務狀況,或者對財務會計報告作虛假記載,經查實後果嚴重的;(2)上市公司具有重大違法行為,經查實後果嚴重的;(3)上市公司的股本總額、股權分布等發生變化,不再具備上市條件,在短期內未能消除的;(4)公司最近3年連續虧損,在限期內未能消除的;(5)公司決定解散的;(6)公司被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責令關閉的;(7)公司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8.答案:bc
【解析】本題考核無效契約的情形,根據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契約屬於可撤銷契約。如果損害了國家利益,則屬於無效契約。顯失公平的契約屬於可撤銷契約。
9.答案:ab
【解析】本題考核違約金和定金的有關規定,根據規定,當事人即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的,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但是違約金與定金不能並用。
10.答案:abd
【解析】本題考核要約不得撤銷的情況,根據規定,下列情況不得撤銷要約:
(1)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
(2)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契約作了準備工作。
選項c,在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前,要約可以撤銷。
11.答案:ac
【解析】本題考核解除契約的情形,根據規定,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契約目的;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示自己不履行主要債務,這兩種情況屬於契約解除的情形。
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必須是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的情況下權利人材可以解除契約,因此選項b不正確。
對於不安抗辯權,只有當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並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
履行的一方才可以解除契約,因此選項d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