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會計師會計模擬試題每日一題(四)

甲公司2005年接受原材料一批,增值稅發票上註明的價款為300000萬元,增值稅為51000萬元.同時發生相關的運雜費用1000萬元.要求分別按下列情況做出相關的會計處理,假設以下除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外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企業所得稅率為33% 。
(1)編制接受捐贈時的會計分錄。
(2)假設2005年甲公司稅前利潤10000萬元。
(3)假設2005年甲公司虧損251000萬元。
(4)假設2005年虧損360000萬元
(5)假設2005年該企業經稅務機關批准可在5年內平均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當中,2005年實現利潤 100000 萬元;2006年實虧損60000 萬元;2007年虧損80000 萬元;2008、2009年實現利潤均為90000 萬元

【正確答案】 (1)
借:原材料301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51000 
貸: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 351000 
銀行存款1000 
(2)
2005年由於是盈利所以會計處理如下:
接受捐贈部分應交所得稅=351000×33%=115830萬元
應計入資本公積的金額=351000-115830=235170萬元
借: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 351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115830
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 235170 
會計利潤部分應交的所得稅=10000×33%=3300 
借:所得稅330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3300 
(3)
2005年虧損所以先彌補虧損以後再計算所得稅接受捐贈部分應交的所得稅
=(351000-251000)×33%=33000萬元應計入資本公積的金額=351000-33000=318000萬元
借: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 351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33000
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 318000 
(4)
2005年虧損360000萬元,用接受捐贈的資產351000萬元彌補完虧損以後還是虧損,所以本年不用納所得稅,接受捐贈的351000萬元全部計入資本公積中。
借: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 351000
貸: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 351000 
(5)
因為分5年平均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所以每年應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數額=351000÷5=70200萬元。
①由於2005年盈利100000萬元,所以2005計入納稅所得額的捐贈部分全部納稅的。
接受損贈部分應納所得稅=70200×33%=23166萬元
借: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 70200
貸: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 47034 
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23166 
會計利潤部分應交納的所得稅=100000×33%=33000萬元
借:所得稅33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33000
②由於2006年虧損60000萬元小於應計應納稅所得額的接受捐贈部分金額70200萬元,所以先進行彌補虧損然後再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接受捐贈部分應納稅的所得稅=(70200-60000)×33%=3366萬元
應計入資本公積的數額=70200-3366=66834萬元
借: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 70200
貸: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66834 
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3366
③由於2007年虧損80000萬元大於應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接受捐贈部分金額70200萬元,所以彌補虧損後還是虧損,因此就不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接受捐贈部分全部計入資本積處理。
借: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 70200 
貸: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70200
④ 由於2008年盈利90000萬元,所以彌補2007年的虧損後剩餘金額=90000-(80000-70200)=80200大於零,所以接受損贈部分應納所得稅=70200×33%=23166萬元
借: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 70200 
貸: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47034 
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23166 
會計利潤部分應交納的所得稅=80200×33%=26466萬元.
借:所得稅26466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26466 
2009年由於盈利並且以前年度沒有未彌補的虧損,所以接受損贈部分應納所得稅=70200×33%=23166萬元.分錄是:
借: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價值 70200 
貸:資本公積——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47034 
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23166 
會計利潤部分應交納的所得稅=90000×33%=29700萬元 

借:所得稅2970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29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