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財務管理練習十三

一、單項選擇題

1、成本降低與成本控制的區別是( ) 

a、成本降低以完成預定成本限額為目標,而成本控制以成本最小化為目標 

b、成本控制僅限於有成本限額的項目,成本降低不受這種限制,涉及企業的全部活動 

c、成本降低是絕對控制,成本控制是相對控制 

d、成本控制包括成本的預測決策分析,成本降低不包括 

2、利用二因素分析法固定制造費用的能量差異為( ) 

a、利用生產能量工時與實際工時的差額,乘以固定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計算得出的 

b、利用生產能量工時與實際產量標準工時的差額,乘以固定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計算得出的 

c、利用實際工時與實際產量標準工時的差額,乘以固定制造費用的標準分配率計算得出的 

d、利用實際製造費用減去實際產量標準工時乘以固定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計算得出的 

3、通常應對不利的材料價格差異負責的部門是( ) 

a、質量控制部門 

b、採購部門 

c、工程設計部門 

d、生產部門 
4、某產品的單位產品標準成本為:工時消耗3小時,變動製造費用小時分配率5元,固定制造費用小時分配率為2元,本月生產產品500件,實際使用工時1400小時,生產能量為1620小時,實際發生變動製造費用7700元,實際發生固定制造費用3500元,則下列有關製造費用差異計算不正確的有( ) 

a、變動製造費用耗費差異為700元 

b、變動製造費用效率差異為—500元 

c、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260元 

d、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200元 

e、固定制造費用閒置能量差異240元 

5、下列變動成本差異中,無法從生產過程的分析中找出產生原因的是( ) 

a、變動製造費用效率差異 

b、變動製造費用耗費差異 

c、材料價格差異 

d、直接人工差異 

6、成本控制中,決定了只在重要領域中選擇關鍵因素加以控制,所依據的原則是( )。 

a、經濟原則 

b、因地制宜原則 

c、全員參加原則 

d、領導推動原則 
7、正常標準成本排除了各種偶然性和意外情況,又保留了目前條件下難以避免的損失,代表了正常情況下的消耗水平,因此,具有( )。 

a、客觀性 

b、現實性 

c、激勵性 

d、穩定性 

8、成本差異期要結轉採用直接處理法時,本月發生的各種成本差異全部計入( )。 

a、月末存貨成本 

b、本月損益 

c、生產成本 

d、存貨成本或銷售成本 

9、可以成為評價實際成本的依據,也可以用來對存貨和銷貨成本計價的標準成本是( )。 

a、理想標準成本 

b、正常標準成本 

c、現行標準成本 

d、基本標準成本 

10、彈性預算的業務量範圍,應視企業或部門的業務量變化量而定。一般來說,可定在正常生產能力的( )之間,或以歷史上最高業務量或最低業務量為其上下限。 

a、60%~100% 

b、70%~110% 
 c、80%~100% 

d、8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