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註冊稅務師考試財務與會計練習七

一、單項選擇題

1、歷史成本、權責發生制等會計確認和計量的原則建立的前提是基於( )假設 

a、會計主體 

b、持續經營 

c、會計分期 

d、貨幣計量 

2、將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作為企業資產體現了( )原則。 

a、客觀性原則 

b、相關性原則 

c、實質重於形式原則 

d、重要性原則 

3、企業出售固定資產所取得的收益作為( )。 

a、收入 

b、主營業務收入 

c、其他業務收入 

d、利得 

4、企業期末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體現了( )原則。 

a、客觀性原則 

b、及時性原則 

c、謹慎性原則 

d、配比性原則 

5、在一個會計期間內要求將各項收入同與其相關聯的成本、費用,在同一會計期間內進行確認、計量並登記入賬,體現了( )原則。 

a、權責發生制 

b、配比原則 

c、實際成本原則 

d、明晰性原則 

6、企業購置固定資產屬於( )。 

a、收益性支出 

b、資本性支出 

c、日常支出 

d、其他支出 

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債權優先於所有權 

b、所有權優先於債權 

c、兩者相當 

d、不能確定 

8、出現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的區別,進而出現了應收、應付、遞延,待攤等會計處理方法是建立( )前提基礎之上的。 

a、會計主體 

b、會計分期 
c、持續經營 

d、貨幣計量 

9、下列項目中,違背會計核算一貫性原則要求的有( )。 

a、由於利潤情況完成較好,將固定資產折舊法由原來的直線法改為雙倍餘額法 

b、按照新的企業會計制度,將開辦費改為一次計入開始生產當期損益的攤銷方式 

c、由於通貨膨脹將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由先進先出法改為後進先出法 

d、由於增加投資,由成本法變為權益法。 

e、由於企業在建工程完工,將利息由資本化轉為費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