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深度密押試卷建築工程管理與實務B卷答案

07年全國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深度密押試卷建築工程管理與實務b卷

一、單項選擇題

1.b2.b3.d4.d5.b6.d7.c8.a9.b10.a11.c12.c13.b14.b15.a16.d17.b18.d19.c20.d

、多項選擇題

1.ace 2.ad 3.ace 4.de 5.bcd 6.acde 7.bcd 8.abce 9.abcd10.abcd

三、案例分析題

(一)

答:1.水泥混凝土面層施工質量要求:

(1)水泥混凝土面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2)水泥混凝土面層鋪設不得留施工縫。當施工間隙超過允許時間規定時,應對接槎處進行處理。

(3)水泥混凝土採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徑不應大於面層厚度的2/3,細石混凝土面層採用的石子粒徑不應大於15 mm。

(4)面層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水泥混凝土面層強度等級不應小於c20;水泥混凝土墊層兼面層強度等級不應小於c15。

(5)面層與下一層應結構牢固,無空鼓、裂紋。

2.地面起砂防治措施:

(1)原材料的選擇必須符合施工規範規定,嚴格控制水灰比。

(2)墊層事前要充分濕潤。

(3)掌握好面層的壓光時間。

(4)水泥地面壓光後,應加強養護,養護時間不應少於7d,抗壓強度應達到5mpa,方準上人行走。

(5)合理安排施工流向,避免上人過早。

(6)冬季施工時,環境溫度不應低於5~c,若在負溫度下抹水泥地面,應防止早期受凍。

(二)

答:1.(1)因素分析法的基本理論。

因素分析法又稱連鎖置換法或連環代替法。這種方法可用來分析各種因素對成本形成的影響程度。在進行分析時,首先要假定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髮生了變化,而其他因素則不變,然後逐個替換,並分別比較其計算結果,以確定各個因素的變化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2)因素分析法的計算步驟如下。

①確定分析對象(即所分析的技術經濟指標),並計算出實際與目標(或預算)數的差異。

②確定該指標是由哪幾個因素組成的,並按其相互關係進行排序(排序規則是:先實物量,後價值量;先絕對值,後相對值)。

③以目標(或預算)數為基礎,將各因素的目標(或預算)數相乘,作為分析替代的基數。

④將各個因素的實際數按照上面的排列順序進行替換計算,並將替換後的實際數保留下來。

⑤將每次替換計算所得的結果,與前一次的計算結果相比較,兩者的差異即為該因素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2.鋼筋成本增加的原因分析。

(1)分析對象是寫字樓的所用鋼筋成本,實際成本目標成本的差額為280450元。該指標是由用量、單價、損耗率3個因素組成的,其排序見表2—3。

(2)以目標數1318400元(=400 x3200×1.03)為分析替代的基礎。

第一次替代用量因素:以425替代400,425×3200×1.03=1400800(元)

第二次替代單價因素:以3600替代3200,並保留上次替代後的值,425×3600×1.03=1575900(元).

第三次替代損耗率因素:以1.045替代1.03,並保留上兩次替代後的值,425×3600×

1.045=1598850(元)

(3)計算差額:

第一次替代與目標數的差額=1400800—1318400=82400(元)

第二次替代與第一次替代的差額=1575900—1400800=175100(元)

第三次替代與第二次替代的差額=1598850—1575900=22950(元)

(4)用量增加使成本增加了82400元,單價提高使成本增加了175 100元,而損耗率增加使成本增加了22950元。

(5)各因素的影響程度之和:82400+175100+22950=280450(元),與實際成本和目標成本的總差額相等。

(6)為了使用方便,承包商也可以通過運用因素分析來求出各因素變動對實際成本的影響程度,其具體形式見表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