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基礎知識-例題分析(三)

第三節城市詳細規劃
 
例題13:城市詳細規劃,按功能可以分為( )等。
a、居住區詳細規劃b、工業區詳細規劃 c.農業區詳細規劃 
d.商貿區詳細規劃 e、修建性詳細規劃
答案:abd
解析:城市詳細規劃的對象是城市中功能比較明確和地域空間相對完整的區域。按功能可以分為居住區、工業區和商貿區詳細規劃等。
例題14:規劃期內擬建設的城市用地都應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地域範圍一般應在 ( )公頃以上。
a、50b、100c.150 d.500
答案:b
解析:規劃期內擬建設的城市用地都應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地域範圍一般應在100公頃以上。
例題15:近期內擬建設的地區應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地域範圍一般應在( )公頃以上。
a、1b、 2 c.3 d.5
答案:c
解析:近期內擬建設的地區應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地域範圍一般應在3公頃以上。 
例題16:下列關於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控制性詳細規划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b、修建性詳細規划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c.控制性詳細規劃是城市規劃管理的依據和城市建設的引導d.控制性詳細規劃是城市政策的載體
答案:b
解析:控制性詳細規划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整個城市規划過程中,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地位極其特殊。在它之上有城市總體規劃和分區規劃,在它之下有修建性詳細規劃。 
例題17: ( ) 即由室外明溝面或散水坡面量至建築物主體最高點的垂直距離。
a、建築控制高度b、建築紅線後退距離
c.建築密度d.用地面積
答案:a
解析:建築控制高度:即由室外明溝面或散水坡面量至建築物主體最高點的垂直距離。 
例題18:下列屬於修建性詳細規劃內容的是( )。
a、建設條件分析和綜合技術經濟論證b、道路系統規劃設計
c.環境容量控制指標 d.工程管線規劃設計 
e、綠地系統規劃設計
答案:abde
解析: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內容如下:(1)建設條件分析和綜合技術經濟論證;(2)建築和綠地的空間布局、景觀規劃設計,布置總平面圖;(3)道路系統規劃設計;(4)綠地系統規劃設計;(5)工程管線規劃設計;(6)豎向規劃設計;(7)估算工程量、拆遷量和總造價,分析投資效益。
例題19:居住區按居住戶數或人數規模,分為( )三級。
a、居住區b、居住小區 c.居住組團
d.居住樓 e獨立式組團
答案:abc
解析:居住區按居住戶數或人數規模,分為居住區、居住小區、居住組團三級。其中,居住區是特指城市幹道或自然分界線所圍合,並與居住人口規模(30 000~50 000 人、10 000—16 000戶)相對應。居住小區,一般稱小區,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線所圍合,並與居住人口規模(10 000~15 000人、3 000~5 000戶)相對應。居住組團,一般稱組團,是指被小區道路分割,並與居住人口規模(1 000~3 000人、300~1 000戶)相對應。
例題20(判斷):居住區作為城市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人口一般以10—15萬人為宜, ()
答案:錯
解析:居住區作為城市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應有其合理的規模。人口一般以3—5萬人為宜,其用地規模應在50—100公頃左右。 
例題21:根據我國目前的條件,大中城市住宅一般以( )層為主。
a、 1—3 b、3—6 c.5—6 d.5—9 
答案:c
解析:根據我國目前的條件,大中城市一般以5—6層為主,小城市以4—5層為主,在用地緊張的地方可適當建造一些高層住宅。
例題22:公共建築定額指標包括( )兩項。
a、 建築面積b、用地面積 c.居住面積 
d.公用面積e、使用面積
答案:a、b
解析:公共建築定額指標包括建築面積和用地面積兩項。公共建築定額指標的計算方法有兩種。①以每千居民為計算單位,故稱千人指標。②民用建築綜合指標。民用建築綜合指標包括家屬宿舍、單身宿舍和公共建築三大內容。
例題23:住宅建築淨密度與( )等有關。
a、房屋間距b、建築層數c.層高 
d.房屋排列方式 e、房屋質量
答案:abcd
解析:住宅建築淨密度主要取決於房屋布置在氣候、防水、防震、地形條件和院落使用等方面要求,因此住宅建築淨密度與房屋間距、建築層數、層高、房屋排列方式等有關,在同樣條件下,一般住宅層數愈高,住宅建築淨密度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