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城市規劃師:城市規劃的一些考題

1,系統科學方法論產生的背景,現代系統思想和系統方法的概念
2. 1968年英國城鄉規劃法的主要內容
3. 系統科學方法論在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4. 綜合規劃理論、分離漸進規劃理論、混合審視理論、連續性規劃理論的方法論基礎、創始人、特點、優缺點
5. 人文生態學派的主要理論觀點、其城市社會理論
6. 同心圓、扇形、多核心理論的提出者、結構模式、優缺點及其發展
7. wirth 的城市生活方式研究的主要內容
8. 經濟基礎理論、增長極理論、核心-邊緣理論、可達性理論、通訊理論的主要內容
9. 區位理論的定義和主要內容
10. 政治經濟學派從階級鬥爭和資本積累出發對城市和規劃的研究的主要內容
11. 後現代思潮的形成、核心、總體表現、重要意義以及對於現代城市規劃的批判
居住區
12. 有關概念(人類住區——日照間距——城市居住區——日照間距係數——日照標準——綠地率——公共綠地——環境指標——配建水平——千人指標——住宅區——社區——人居環境)
13. 居住小區規劃中應如何考慮居民的停車問題
14. 居住區綜合技術經濟指標體系的內容
15. 用地平衡表及其作用
16. 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居住區規劃設計的概念方法較以前有哪些改變,宜採取哪些具體措施
17. 騰尼斯提出的社區形成的四個條件
18. 社區在居住區規劃中的意義
19. 社區形成的基礎
20. 住宅區與居住區、居住小區、居住組團之間的關係
21. 住宅區規劃設計要遵循的基本原則
22. 城市規劃的公眾參與及其在住宅區規劃的作用
23. 服務半徑的定義以及設施分級、服務半徑確定考慮的因素
24. 住宅區路網布局時應遵循的原則
25. 影響居住區環境質量的要素
26. 人居環境設計的指向原則
27. 城市規劃、行政區劃、社區三者之間的關係
28. 城市住宅區位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29.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有何問題,如何修編
30. 社區規劃的概念、類型、內容,公眾參與的作用
31. 居住區規劃現存的問題以及進行社區規劃的必要性
城市化
32. 城市化的概念
33. 世界範圍內城市化進程的三個階段
34. 城市化進程的s形曲線的主要內容
35. 世界、中國、開發中國家(除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中的特點
36. 概念的區別(城市化ⅰ與城市化ⅱ;正統城市化、過度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鄉村城鎮化;向心型城市化與離心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與飛地型城市化;景觀型城市化與職能型城市化;積極型城市化與消極型城市化;自上而下型城市化與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37. 城市化的單一指標度量法與複合指標度量法的定義
38. 人口比例指標的計算方式及缺陷,城市人口如何確定
39. 人口集聚度指標法的內容
40. 城市化速度的定義
131. 我國城市化的發展前景
132. 我國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主要戰略方向
小城鎮問題
133. 我國小城鎮發展的基本模式
134. 發展小城鎮的優勢、弊端、出現的問題,鄉鎮企業的發展問題
135. 我國小城鎮發展應採取的對策
136. 幾個概念(小城鎮——城市——鄉村——城鄉結合部——城鄉一體化——郊區——城市邊緣區)
137. 城中村現象、特點及問題焦點
城市結構與形態
138. 城市功能、結構與形態的定義、關係與作用
139. 城市結構如何協調發展
140. 外部結構、內部結構、上部結構、下部結構的定義
141. 城市總體布局的基本模式及圖示
142. 工業化時期、後工業化時期以及資訊時代的城市物質結構的演變特徵
143. 衛星城式發展模式的特徵
144. 城市社會空間分異的表征及特點
145. 城市社會的演化趨勢
146. 工業化、後工業化、逆工業化、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的定義
147. 城市產業結構的演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