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城建築居住區

102. 有關概念(人類住區——日照間距——城市居住區——日照間距係數——日照標準——綠地率——公共綠地——環境指標——配建水平——千人指標——住宅區——社區——人居環境)
103. 居住小區規劃中應如何考慮居民的停車問題
104. 居住區綜合技術經濟指標體系的內容
105. 用地平衡表及其作用
106. 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居住區規劃設計的概念方法較以前有哪些改變,宜採取哪些具體措施
107. 騰尼斯提出的社區形成的四個條件
108. 社區在居住區規劃中的意義
109. 社區形成的基礎
110. 住宅區與居住區、居住小區、居住組團之間的關係
111. 住宅區規劃設計要遵循的基本原則
112. 城市規劃的公眾參與及其在住宅區規劃的作用
113. 服務半徑的定義以及設施分級、服務半徑確定考慮的因素
114. 住宅區路網布局時應遵循的原則
115. 影響居住區環境質量的要素
116. 人居環境設計的指向原則
117. 城市規劃、行政區劃、社區三者之間的關係
118. 城市住宅區位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119.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有何問題,如何修編
120. 社區規劃的概念、類型、內容,公眾參與的作用
121. 居住區規劃現存的問題以及進行社區規劃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