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第二章(1)

第二章 安全生產事故調查的執法依據

a.考試內容、在書中位置和重要性要求

節次

題號

考試內容

在書中位置

要求

第一節

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事故傷害損失工作日標準等有關規定

p33-36

了解

傷亡事故的分類

p36-41

掌握

第二節

國家和部門有關事故調查的原則與程式

p41-47

熟悉

事故調查組的人員構成、工作程式、任務、責任和權利

p42-44

 

第三節

國家對事故調查組的組成的有關規定

p47

熟悉

事故調查常用技術和方法

p49-51

掌握


第一節 事故統計與分類的基本知識
b.答案
二、傷亡事故的分類
1.《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分類
(1)輕傷事故,指只有輕傷的事故;
(2)重傷事故,指有重傷無死亡事故;
(3)死亡事故:重大傷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一2人的事故);特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含3人)。
該標準中對傷亡事故定義為:企業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輕傷:損失工作日低於105日的失能傷害;
重傷:相當於規定損失工作日等於和超過105日的失能傷害。
2.《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式暫行規定》(國務院令「1989」第34號)分類
特別重大事故:造成特別重大人身傷亡或者巨大經濟損失以及性質特別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故。包括:
(1)民航客機發生的機毀人亡(死亡40人及其以上)事故。
(2)專機和外國民航客機在中國境內發生的機毀人亡事故。
(3)鐵路、水運、礦山、水利、電力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及其以上的。
(4)公路和其他發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在500萬元及其以上的事故(航空、太空飛行器科研過程中發生的事故除外)。
(5)一次造成職工和居民100人及其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
(6)其他性質特別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故。
3.《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中的分類和《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統計問題解答》(勞辦發[1993]140號)中的分類
前者見書p37。後者規定:
重傷事故指一次事故中發生重傷(包括伴有輕傷)、無死亡的事故;
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職工1一2人的事故;
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事故。
(重傷指造成職工肢體殘缺或視覺、聽覺等器官受到嚴重損傷,一般能引起人體長期存在功能障礙,或勞動能力有重大損失的傷害。)
4.火災事故嚴重程度分類
(1)一般事故;
(2)重大火災事故;
(3)特大火災事故。
在《火災統計管理規定》(公安部、勞動部,1997年)中規定: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災,為特大火災:死亡10人以上(含本數,下同);重傷20人以上;死亡、重傷20人以上;受災10戶以上;直接財產損失100萬元以上。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災,為重大火災:死亡3人以上;重傷10人以上;死亡、重傷10人以上;受災30戶以上;直接財產損失30萬元以上。
(3)不具有前列兩項情形的火災,為一般火災。
5.航空飛行事故分類
(1)特別重大飛行事故。
(2)重大飛行事故。
(3)一般飛行事故。
級別的劃分依據人員死亡、重傷人數和航空器失蹤、損壞的情況。
6.觸電事故分類
根據事故性質的嚴重程度及經濟損失的大小,將觸電事故分為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其中特別重大事故指人身死亡事故一次達50人及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萬元及以上。

c.模擬試題
1.說明《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關於傷亡事故的分類。

2. 說明《火災統計管理規定》關於火災事故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