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案例分析試題庫二十二:港航監督機構對未經審批從事有關活動的個人不予處理案

【案情】
某縣個體戶王某,見本村附近河流上營運的客運渡輪公司的生意紅火,十分眼饞。急於發財的王某未經有關部門審批,便將自己平時用於捕魚的一艘木船稍加改造,加了幾個木凳,以低於渡輪公司50%的價格招攬生意。附近村民貪圖便宜,紛紛乘坐王某的“客船”,一艘本來最多裝15個人的木船,經常是滿載30多名村民在河上行過。
有一次因為載員過多,船尚未離岸,船體即發生嚴重傾斜,但王某隻是讓幾個人下船,便又繼續開船了。村中不少居民就此事向縣港航監督機構反映,希望他們予以查處,保護民眾生命安全。縣港航監督機構對此事進行了調查,準備作出處理。王某聞訊後,向主管此事的一位科長送去1000元現金,事情不了了之。後雖經民眾多次反映,但一直沒有結果。
某日,王某又駕著滿載30多名乘客的木船出發了,行至河中心,一名乘客忽然大叫“錢包掉河裡了”,引起船上騷動。由於嚴重超載,導致水船顛覆,乘客全部落水。由於船上無救生設備,造成24人死亡,生還僅10多人,王某僥倖逃生。
【評析】
這是一起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不依法履行職責,對未依法取得批准的單位擅自從事有關活動,接到舉報後不立即予以取締並依法處理的案件。
《安全生產法》第9條規定,對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驗收合格單位擅自從事有關活動的,負責行政審批的部門發現或者接到舉報後應當立即予以取締,並依法予以處理。未依法取得批准擅自從事有關活動的,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對安全生產來說也是一個嚴重的威脅。因此,這種行為應當作為有關部門打擊的重點。對此類情況,無論是有關部門在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還是經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舉報的,有關部門都應當立即對其予以取締,並依法作出處理,包括給予行政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還應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本案中,王某未經批准,擅自從事水上客運活動,其行為是嚴重違法的。經村民舉報後,縣港航監督機構本應將其立即取締,並作出處理,但因該部門的一名主管人員接受賄賂,徇私枉法,致使王某未受到任何處理,繼續非法從事有關活動,最終釀成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因此,該縣港航監督機構的行為違反了法律的有關規定,對主管的人員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