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何刻意弱化國語

漢語國語在台灣稱為國語,當地居民普遍說得挺不錯的,許多台胞談起此事頗為自豪,認為這得益於過去幾十年島內推廣國語有力度。但這種局面看來要遭遇尷尬了。

據台灣媒體報導,台當局近日提出一項法案,要把國語改稱“北京話”,與閩南語、客家話、原住民語等十多種語言並稱並列為所謂“國家語言”,其官員聲稱此舉就是要“去除國語、方言的概念”,讓上述語言“一律平等,禁止歧視”。如此,國語的提法將在島內成為歷史名詞,其在台灣作為惟一“官方語言”的地位,正進一步面臨挑戰。

一直用得好好的語言,有人想拿它開刀,已不是第一回了。不是嗎?島內早有人妄稱,為了彰顯“與大陸決裂”,台灣要改用英語為“官方語言”;有政客公開宣稱,自己“只講台語絕不講國語”;有人甚至叫囂,要創造一種類似日文的“台灣文字”來取代漢字。實踐上,風行數十年的《國語推廣辦法》前一段被廢除,相關工作明顯弱化。台當局在公務員考試中,早已開始用閩南語發音來命題了。

台當局近日提出的法案引起許多批評。不少人擔心多種語言並列後,在很多場合將可能各說各話、“雞同鴨講”,造成很大困擾。面對質疑,主管官員一再表白說此法案“不是去國語化或去中國化”。但其弱化國語、為推動多種“官方語言”鋪路的潛台詞,呼之欲出。

當今世界,語言多到幾千種。大的語種越來越大,學習使用的人愈來愈多,這是趨勢。全球範圍中文正熱,為何有人偏要逆勢而上呢?放在台島的環境去看就不奇怪了。近來台當局搞“去中國化”幾近歇斯底里,甚至一見“中”字就欲去之而後快,有關的名稱、標記、文化符號,能改就改,或以“台獨”思維來修改表述一番。於是,許多傳統被顛覆:中國歷史被“腰斬”為二,部分列入世界史,依其邏輯,《紅樓夢》是清代作品,就要列為“世界文學”了;修改後的教科書,刻意淡化南京大屠殺的史實,甚至隻字不提。

這些行為觸犯眾怒,台當局為何還要利用行政資源強推?其實,製造話題挑起爭議,撕裂族群,爭取深綠選民的認同,是他們一慣的選舉策略。還有更深一層的政治算計,他們認為這些小改動不太起眼,反彈不那么大,但積少成多,可伺機“大改”。正是透過持續的小改,他們不斷在文化上與大陸進行區隔,試圖加大兩岸文化差別,使台灣民眾弱化中國情懷,在文化觀念上淡去那血脈相連的歷史淵源,以便“獨派”建立排他性的“台灣主體性”。試想,如果兩邊的文字不同、語言不通、文化價值觀迥異,隔閡將比台灣海峽還要深,“文化台獨”者日思夜求的就在於此。

然而,中國文化的底蘊絕不是想去就去得掉的。語言方面,“台語文化”的深處是深厚的閩南文化淵源,客家話更是處處保留中原文化的履痕,其深層意識的連結誰能切斷?為撈選票硬行切割,觸犯了文化邏輯,是不會得逞的。“正名”、改名、修改各種表述,實際都是在刨根。在進行深耕細作式的“文化台獨”之際,不要忘了,失根的蘭花很快會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