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求職應先定位清楚 做好充分準備

“全是人!”一語概括了大學生人才招聘會的盛況,在招聘會上你會感受到職場競技的激烈和刺激。 

即使你剛上大一,也十分有必要光顧一下為畢業生舉辦的人才招聘會,不親歷那種場合,你就無法知道大學生該為4年後的職場競技做哪些方面的準備。

今天大學生就業已經進入了“買方”市場時代,企業咄咄逼人的需求與畢業生的職業能力不足形成了巨大反差。面對這種反差,大學生究竟該如何應對呢?

  馮峰是某大學的一位04屆畢業生。學習市場行銷專業,畢業前半年,他就被上海一家著名企業確定錄用為行銷主任,在同學們開始忙於投遞簡歷、參加招聘、面試的時候,馮峰已先行一步,跨過門檻,開始投身職場競技了。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1.清晰的定位因為家裡需要他的經濟支持,馮峰給自己的定位是不考研,畢業就工作。所以他沒有追求很高的成績,從而在學習和兼職之間合理地分配了自己的時間、精力。

2.良好的學業4年的學習,馮峰從沒補考過,順利地考過了英語四級,還得過一次單項獎學金。

3.經驗的積累馮峰四年里做過三份家教,既有高中的,也有國小的,他從不挑揀,也不太計較報酬。假期和雙休日,他還在當地的一家大酒店做過兼職服務員,大三時為海爾公司做過市場調查員。

4.技能的培訓馮峰在大三時通過了國語考試,之後在學校演講比賽上得了二等獎,通過了學校組織的行銷員考試,還考取了計算機國家二級考試證書。

不能否認,馮峰為此是付出了超人的努力的。他假期很少回家、更沒有時間花前月下,大家熱衷的旅遊、網路遊戲與聊天都與馮峰無緣,但最終企業選擇的恰恰是他日積月累形成的職業能力。
這個案例給我們的啟示就是選擇決定未來。你今天的狀況是你昨天選擇的結果,而你未來的狀況取決於你現在的選擇。大學生如果能搶在畢業之前準確定位適合自己的職業,有目標的進行職業能力積累,就可以在邁入職場門檻的時候獲得優勢。

大學,是成就職業夢想的地方,但願你可以把握現在,為你未來參與職場競技準備得更加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