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考超級Fans-五次軟考心路歷程

也許不少人會覺得我參加了五次考試才通過中級軟考很差勁,但是我的經歷有代表性——長期在it部門工作、實際經驗豐富而記不清理論細節的人們。現在大家比較贊同這個觀點:“軟考偏理論了,即使是下午試題的軟體設計也偏重於理論,所以讓很多只會一些理論知識而沒做過軟體的學生順利過關,卻將那些在軟體行業打拚了很長時間,成為一流開發高手的人拒之門外。”

作為軟考超級fans,我親身經歷了高級程式設計師——系統設計師——軟體設計師的考試,對軟考的改革非常支持:比如2001年開始分散了上午題知識點、2004年下半年開始不考casl、以及增加了軟體工程、面向對象的考試內容等。現在,我的書架里還擺放著高級程式設計師、系統設計師、軟體設計師三套教材、三套輔導書及串講光碟,加上一次輔導費用和考試費用,我參加軟考的直接投資是1645元。

我個人的背景是1995年計算機套用與維護大專畢業,負責公司信息系統的開發與維護。請看我的軟考歷程,我是經歷了4次考試失敗才建立起絕對的信心!

1998年第一次參加高級程式設計師考試,聽同事說這個考試很難,不少人屢戰屢敗。我當然是不敢怠慢,報名參加了培訓班。記得是在電大上課,老師只是將知識點講解了一遍。老師也坦然說沒信心使我們合格,因為通過率只有百分之十幾。我等因工作忙沒有足夠時間看書,所以三人去考全軍覆沒。通過這次考試我知道了培訓只能起到提高作用,對理論基礎較差的人幫助不大。後來收到一封信說我沒有通過,也不告訴我考了多少分。

過了三年直到2001年,我才鼓起勇氣參加了第二次考試。此時我已考上夜大專升本,年紀大了,記憶力明顯減退。書到用時方恨少,五人出戰無人生還。這一次可以在網上查分了,有些同事是上午通過,下午不及格,而我上下午都沒過、完全沒有脾氣。

到2003年夠年限評工程師了,其他同事填表輕易過關的事,到我這裡卻被卡住了。事後經我的父親(參加過大學職稱評審的大學教授)分析,主要原因是我學歷只是專科、沒有參與大項目、工作總結也沒有突出重點。

我被逼上梁山,2004年5月我第三次軟考。 這段時間我使用了軟考測試系統,對參加考試有些幫助。我小孩2歲多了,體質較差。說來也斜門,每當我考試前晚她必發熱或咳嗽,她難受搞得我也精疲力竭,三顧茅廬的我仍是未能闖關。

第四次是2004年11月,我又鼓動身邊的同事一起考,我們四個考軟設、一個考網工。此時我已夜大畢業,也拿到了學士學位。系統地學習了一次理論,感覺自己明顯有提高。這次不考casl而可選java或c++(相對c比較容易),身邊有兩個同事軟設過關。雖然我感覺題目容易,但成績比上半年還差。我沒有灰心,我感覺自己實力已到,只是欠缺運氣而已。

第五次軟考相距第一次軟考已快7年了,人生能有幾個7年!我覺得埋頭自學還不夠,得考慮方式方法。由於錯峰用電星期六要上班,我不能參加星期六的軟設考前串講,所以在希賽網(csai)第一書店網購買了串講光碟。聽後頓時開竅,感覺是考亦有道——考生應從出題者角度去思考。

到了考場看著身邊都是八十年代出生的大學生,我有范進中舉的感覺。突然發現不能使用計算器,而准考證說可以攜帶,因上一次16進制我筆算出錯扣了兩分,所以這次專門去買了一個新計算器,結果不給用!還好我及時調整心態,沒有受到影響。上午感覺還可以所以提前交卷;下午不考uml和pv操作了,增加了一道程式選擇題,雖然熟悉解題方法,但是中午太熱沒有休息好——腦袋像灌了漿糊,苦戰2個半小時總算是把題目做完了。等待兩個月廣東終於可以查分了,我分數雖不高但重要的是我通過了。

我覺得參加軟考要用心學,不以考試為目的,而以考試來檢驗近期學習的效果。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並套用在工作中。最後以表格列出5次參加考試的經歷,供大家參考。

次數 考試名稱 考試時間 考試地點 上午成績  下午成績 是否通過 成績通知

1  高級程式設計師  1998.8.11  大新路市3中  未知  未知  否  信

2  高級程式設計師  2001.10.14  北京路市39中 32  28  否  網站

3  軟體設計師  2004.5.23  廣州市電子信息學校  40  43  否 簡訊

4  軟體設計師  2004.11.6  北京路市39中  40  36  否  網站

5  軟體設計師  2005.5.29  華南師範大學  48  52  是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