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點評之五:03年山東公考《申論》

題目:經受洗禮實現跨越

歷經3、4月遭遇戰、5月攻堅戰、6月大決戰,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決策的指導下,經過廣大幹部民眾的共同奮戰,全國人民打贏了這場抗擊非典的保衛戰!

這是人民的勝利。為了今天的勝利,白衣天使們救治患者不惜犧牲;人民民眾積極參與社區防控;廣大基層黨政幹部日夜排查疫情,關愛被隔離人員。據了解,非典疫情爆發期間,每一萬個被隔離的人員中,約有160人被確診為非典患者。流行病學專家曾光教授說,正是及時果斷採取了隔離措施,才會出現北京非典患者確診人數迅速下降,疫情得到及時控制的良好局面。群策群力,群防群控,形成了戰勝非典的強大力量。

這是歷史性的跨越。從3月份被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為旅行警告區到6月24日被“雙解除”,短短百日,各族人民在經受嚴峻考驗和生命洗禮的過程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社會變得更加開放、更加透明。我們不僅戰勝了非典,還實現了自身的跨越,如北京,在抗擊非典的過程中,北京市十分注意同世界衛生組織的合作,及時向公眾公布疫情,公開政府的防治措施。人們看到了一個透明的政府、一個敢於負責任的政府、一個開放的善於與世界組織合作的政府。

社會變得更加團結、更加堅強。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不僅沒有摧垮人們的意志、沒有民心離散,反而在搏擊困難的過程中,人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民族精神進一步得到弘揚。過去我們面對身邊的不文明行為時縱容或者怯弱,朋友同事間卻為了一些瑣碎的東西互相傷害,把大量的精力浪費在無窮無盡的人際糾紛中,不會原諒,不懂寬容。直至非典給了我們一個急剎車,能夠跳出來,反省一下。

社會變得更加進步、更加文明。一系列防治措施,推進了各地公共衛生應急反應機制的建設,行政管理的效率和幹部綜合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也推進了公民衛生文明素養和社會公德的建設。經過抗擊非典戰鬥的洗禮,人民變得更堅強,黨和政府變得更成熟,社會變得更進步。同時,非典給人類一大啟示:人在自然面前,如此渺小——即便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如果沒有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沒有對不文明行為油然而生的眾怒,沒有全社會的守望相助,我們或許很難戰勝非典。非典,確實應該讓我們重新審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抗擊非典的鬥爭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我們還需要冷靜,防控措施不能有絲毫放鬆。我們堅信,一個民族在災難中失去的,必將在未來社會的進步中得到補償。祖國的明天將更加燦爛、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