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城市規劃師-實務試題與參考答案1

試題一:(15分)

我國西南地區某地級市,其南部為丘陵,北部為山區,山區經濟以農林為主。受地形條件影響,城鎮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帶,市域城鎮化水平在35%左右.市域內現有大城市一個,縣城6個,其它建制鎮34個.

規劃為求市域內城鎮均衡發展,在北部地區新設3個鎮:市域交通規劃基本符合發展要求,試結合現狀和規劃示意圖,指出在城鎮等級布局和主要交通線路規劃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並簡要說明理由.


答案(15分)

1、重點鎮設定過多。(3分)

2、4號鎮和34號鎮不宜作為重點鎮(3),不靠近主要交通幹線(l)。(3分)

3、新增設的3個鎮中,35號(2)和36號(2)設定條件不充分。(4分)

4、南北向高速公路與中心城市聯繫不便。(4分)

試題二(15分)

圖為某縣級市城市用地發展布局和省道改線的兩個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該市西距人口65萬的地級市40公里,東距5萬人口的縣城30公里:用地條件較好,西部為山丘坡地,東部較為平坦,水資源充沛,雖現狀人口不足10萬,但近些年國家鐵路通車後,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省域城鎮體系規劃中已確定其為重點發展城市。

試評析,哪一個方案對城市今後的發展更為有利?為什麼?(註:不考慮人口規模預測及各項用地比例)。

答案:(15分)

1、方案二更為有利(3分)。

2、主要用地布局合理(2)有利於城市發展(2)。(4分)

3、少占良田(2)。(2分)

4、城市向西發展有利於接受大城市的輻射作用。(2分)

5、省道的改線方式既能使城市的長遠發展用地完整(2),又便於組織城市路網(2)(4分)



試題三:(10分)

圖為某城市新區主幹路ab與次幹路cd交叉口規劃平面圖.規劃主幹路ab的橫斷面為雙向6條機動車道三塊板布置,次幹路cd的橫斷面為雙向4條機動車道一塊板布置。交叉口設定了5個公交停靠站,其中2、3、5號站為直行、右轉公交站,1、4號站為左轉公交站,停靠站距交叉口距離如圖所示.

試指出該交叉口規劃平面布置存在的問題.

答案:(10分)

1、交叉口的機動車道(l)沒有渠化(1)、拓寬(1)。(3分)

2、1號公交停靠不應布置在進口道上。(2分)

3、4號、5號公交停靠站距交叉口過近。(3分)

4、幹道公交停靠站未布置為港灣式(1)。(1分)

5、公交停靠站應退後紅線(1分)。


試題四:(15分)

某市在城市主幹路東側一塊平坦的空地上,擬建一個小區,規劃實施方案見示意圖。

請你評析一下該方案的優缺點(不考慮相關經濟技術指標問題)。


答案:(15分)

1、空間組織比較清晰合理(2分),住宅朝向好(1分)。(3分)

2、小區主要綠地(1)、步行(1)、水景(1)系統縱其南北,位置適中。(3分)

3、幼稚園(1)、物業管理中心(1)位置適中。(2分)

4、主要出入口不要開在城市主幹路上。(3分)

5、地下車場出入口離小區出入口太近。(2分)

6、在住宅樓間布置停車場,對居民干擾大。(2分)

試題五:(15分)

某建設單位通過參與國有土地使用權拍賣,競得某城市中心區兩個地塊的土地使用權,兩地塊面積共46公頃,規劃性質為居住和公建,建設總量控制為住宅60萬平方米,公建40萬平方米。該地段西側、北側為城市公園,東側為市級體育設施。地塊南側和東側臨城市主幹路,西、北兩側為城市次幹路.城市幹路圍合範圍內的用地面積為85公頃,其中己建成三個居住小區,分別位於該地塊的南側和北側,已按小區規模安排了配套設施,並已有一所中專學校.

依據該兩地塊土地出讓的規劃設計條件,分析還有哪些規劃設計條件需要補充(地段現狀詳見示意圖).己給出的規劃設計條件:

1.用地情況:規劃用地性質、規劃用地面積、用地邊界條件;

2.土地使用強度:容積率、建築密度的規劃控制指標;

3.建築後退要求(包括城市綠化帶和建築後退線)及間距規定;

4.綠地率及集中綠地配置要求:

5.建築風格、體量、色彩等要求;

6.遵守事項:規劃設計條件的時限、規劃方案編制、報審及建設項目相關手續申報須符合的有關規範和規定要求。

試補充其它必要的規劃設計條件。


答案:(15分)

1、建築限高條件。(2分)

2、擬建地塊里新建建築應考慮對原有建築的影響。(4分)

3、處理好與城市公園(1)、市級體育設施(l)及城市幹路沿線(1)的關係。(3分)

4、結合現狀統一規劃居住區級道路系統(2),考慮擬建地塊出入口設定(1)和停車設定要求(1)。(4分)

5、按居住區規模要求安排居住區級(l)公共服務配套設施(l)及市政設施沒。 (2分)

試題六:(15分)

圖示某房地產開發公司通過土地拍賣,購得一宗商住開發建設用她的土地使用權。總用地面積為7.25公頃。其規劃設計條件除按有關規範規定要求外,還提出以下規劃要求:

沿城市主幹路必須設定20米寬綠化帶,且擬建建築退綠化帶應不小於10米;河道西側規劃設定15米寬的綠化帶,擬建建築退綠化帶應不小於5米;高層住宅建築高度不應超過50米:沿公園30米範圍內之建築高度不應超過3層,沿城市主幹路應獨立設定大型公建設施。

對圖示方案進行審核,提出存在的問題。



答案:(15分)

1、小區機動車出入口不應開向城市主幹路。(3分)

2、沿城市主幹路20米綠化帶內不應安排停車場。(3分)

3、東側12層住宅退綠化帶不足5米。 (3分)

4、沿城市主幹路應獨立設定大型設施,不應與住宅相接(2)。超過條件所給的50米限高要求(2棟住宅樓為20層)(1)。(3分)

5、最南側臨城市公園12層住宅,超過3層的規劃要求。(3分)

試題七:(15分)

某市一單位在市中心區有一片多層住宅樓。其中有兩棟(每棟各六個單元門)住宅樓是臨城市幹路的。經市城市規划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占用了上述兩棟住宅樓之間的空地(兩棟樓山牆間距為16米),建設一棟兩層輕體結構的臨時建築,使用期為兩年。在建設期間,市規劃監督檢查科的兩名執法人員到現場監督檢查時發現:擅自加建了第三層,且結構部分已完成。為此,依法立案查處。隨後,經科務會議緊急研究決定:對該違法建設處以數十萬元罰款,並決定加建的第三層與臨時建築到期時一併拆除,同時,要求該單位在十五日內到市城市規划行政主管部門繳納罰款。違法建設行政處罰決定書加蓋監督檢查科公章後,立即送達違法建設單位。

試就上述審批臨建工程和處理違法建設的行政行為,評析哪些是不符合現行有關規定的。

答案:15分

1、臨時建築占用了兩樓之間空地,不符合消防規定(1)規劃管理部門違反規定審批臨建工程,屬違法行政行為(2)。(3分)

2、城市監督檢查科不是行政執法主體(1)。違法建設行政處罰書由監督檢查科蓋章是不符合規定的(2)。(3分)

3、較大數額罰款(l),未告知被處罰單位享有聽證等權利(2)。(3分)

4、罰款與收繳罰款必須分離(1.5),規划行政主管部門直接收繳罰款是不符合規定的(1.5)(3分)

5、該建築應該拆除(2),拆除被批准的臨建審批者應予賠償(1)。(3分)

2004城市規劃實務答題要點討論

以下是我實務考試的答題,希望大家共同討論一下,請拋磚。

一、城鎮體系:

1.城鎮等級規模:縣域城鎮體系城鎮等級應按4級配置,有一般鎮,但主要問題是中心鎮過多,建議取消幾個中心鎮改為一般鎮。

2.布局:城鎮空間布局不合理,中心鎮過多;縣城b距中心城市(地級市)過近,地域直接受中心城市輻射力度大,b無法發揮地域中心作用,應併入中心城區;縣城de位置靠近(北部山區,所轄城鎮少)應合併形成北部副中心城。

3.對外交通:高速公路橫向選線不合理,與產業空間布局矛盾,造成基礎設施浪費,建議取消;高速公路出入口距中心城市及縣城de太遠,造成區域中心利用率低;鐵路穿越縣城e,造成城市分隔;公路穿越中心城市,分隔城市。

4.在交通系統上有點補充,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沒能發揮效能,建議向南拓展連通中心城市,發揮中心城市經濟交通中心職能.規劃橫向高速公路可以用一般公路代替。

5.另外確定的中心鎮之中有幾座沒有通公路,不適合作為中心鎮。

6.在北部山區新建的三個城鎮位置不合理,過於深入山區內部,交通條件不佳,宜設定在靠近公路鐵路線附近。

二、總體規劃

方案二合理:

1.城市用地發展方向分析:北部有鐵路基本農田,南部為風景保護區,皆不宜作為城市用地的發展方向。西部為丘陵及少量農田,且距大城市40公里,可適度發展(基礎設施投資大,城市輻射效應),東部場地平整,水資源豐富,距5萬人小城市40公里,可作為城市用地的主要發展方向。

2.省道改線在兩個方案中對西部發展用地影響較大,方案一採用與城市路網斜交,形成不規則用地,且用地面積較小,限制城市向西發展,方案二採用與城市路網平行,且用地面積較大,為城市向西發展提供有效的空間。

3城市布局:方案一工業倉儲用地布置在城市東部(上游),限制城市向東發展(同時對風景區有影響),方案二工業倉儲用地沿鐵路省道條形布置,交通便利,易於運輸,且為城市向東發展預留了空間。

第二題補充

方案二的省道走向垂直河流,有利於建成區方格網路網向西延伸發展。

建成區從北到南用地分別是倉儲用地,工業用地,居住用地,功能分區合理明確,日後可同步平行向西發展。

第二題應該選方案一,選方案二錯了!

應該以風向玫瑰圖為最主要的判斷標準。

題目很會迷惑人,把很多人都迷倒了。

我選方案一

1.主導風的下風向,雖然不是最小風頻的上風向,但對居住區無較大影響,(方案一對東北角的居住區有影響)。

2.河流下游.有利排水.及水處理。

3.用地類型,西面丘陵適合居住用地,東邊平坦,適合工業用地。

長遠發展可以形成西面的居住區和東邊的工業區,分區很明確。

三、交叉口布置

1.缺乏交叉口拓寬措施;

2.雙向4車道畫成雙向6車道;

3.分隔帶距離交叉口過近,壓占人行橫道;

4.交叉口公車站設定過多,換乘及間距不合理(具體:...........)

5.公交停靠站點壓占人行道;

6.道路紅線用雙點劃線表示不合規劃製圖規範。

如果還考慮製圖規範,應該補標註很多東西,如轉彎半徑等

沒看見道路紅線的圖例就是雙點劃線嗎?

四、補充規劃設計條件

1.規模:建築面積:住宅60萬,公建40萬;

2.強度:建築高度:(m)

3.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車泊位及地上地下要求,機動車禁止開口路段;

4.環境:與周圍環境協調,互補(市級體育設施,公園)

5.人口容量:人口密度建議;

6公共設施:需配套的公共設施。

第四題的補充:

公共服務設施的配置:中學國小幼稚園衛生所派出所居委會儲蓄所郵局商店超市及各類商業配套設施;

市政設施的設定: 變配電站供氣站垃圾蒐集點水泵房公共廁所;

工程管線布置:分流式排水體系;

人防工程的設定:按總建築面積2%設定人防工程;

城市設計的要求:地塊設計應與北邊\西邊的公園相呼應;

景觀:東側與城市標誌性道路相鄰建築形式等應與此路景觀協調以利於城市視廊的景觀組織。

五、住宅小區

優點:

1.空間布局合理;

2.交通組織合理:人車分流;

3.小區結構完善,公共設施齊全,整體性強,有利於物業管理;

4.小區內部條形綠帶適宜居民的生活習慣,外圍點式內部條形住宅模式有利於創造空間景觀;

5.沿路商服適合居民的出行心理。

我增加幾點不足之處:

1.幼稚園的活動場地應為南向;

2.現狀保留的國小缺少運動操場;

缺點:

1.主入口面向主幹道位置失當;

2.地面停車範圍過大,造成大量消極空間;

3.組團及宅間綠化不足,公共使用空間太少;

4.活動場地位置設定影響中心綠地的使用功能及景觀要求;

5局部建築單元過長,不利於防火。

第五題補充:

優點:建築物南北向布置,符合住宅採光通風要求;

缺點:東北面支路與小區沒有任何聯繫,應設定步行出口及緊急消防通道。

1.托幼、國小服務半徑太大;

2.小區底下停車場出入口直接引向主幹道影響主幹道功能的發揮;

3.缺少組團綠地等。

六、建設方案審查

1.沿主幹道停車場壓站20米綠化分隔帶;

2.沿河小高層後退15米綠帶不足5米(僅1米);

3.20層住宅超過建築限高50米;

4.沿主幹道商住樓未能滿足沿主幹道建設大型獨立公建要求;

5.東南角住宅在公園30米控制線內,層高超過3層。

(另外,主入口、建築層數布局、道路組織等也存在一些問題,不過我認為可能不是答題點)

第六題補充:

1.公建和居住區出入口應該分開設定。

2.公建布置在主幹道旁其吸引過來的車流和人流將影響城市主幹道功能的發揮;小區公建配件不全,缺少托幼、國小、中學;南側組團缺少組團綠地。

七、臨時建築違章處理

1.幹道上不能設臨時建築。

2.不能占用樓房間的空地做臨時建築。

3.立案後沒有進行現場調查取證。

4.未對違法建設單位告知申訴和辯解的權利。

5.罰款應交到銀行,而不是規划行政主管部門,實行繳罰分離。

6.處罰決定書應蓋規划行政主管部門的公章,而不是主管業務處室的公章。並寫清複議、訴訟的途徑、時 間,最後註明處罰時 間。

第七題補充

1.“罰款數十萬元”應進行聽證,沒有此程式處罰決定無效;

2.“六個單元”長度超過80m,臨建占用行人通道、消防通道,違反《城市規劃法》,應不予批准,規划行政主管部門具體行政行為是違法的;

3.在“市中心”、“城市主幹道”等重要地段城市規劃的審批應有城市人民政府審批;

4.處罰決定的作出重要地段應由城市規划行政主管部門集體討論決定。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