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語四級聽力實力之“一二三四”

  一個轉化:把閱讀能力為聽力能力

對於大多數四級考生來講,他們的閱讀能力要遠遠好於聽力能力。因為即使讓辭彙量只有2000左右、掌握了基本語法的中學生來看著四級聽力文字材料(注意,不是聽著錄音)做四級聽力題,他們也能很快的作對80%以上的題目,而這正是很多同學在四級聽力方面的奮鬥目標。因此,如果大家能聽懂難度與高考閱讀相當的英文材料,四級聽力得高分將不在話下。例如,四級聽力中難度很大的一篇文章的文字材料和題目如下:

passage one

the water clock was an ancient clock. it could be used on cloudy days, at night, and indoors. such clocks were probably first used in egypt about 2,000 b. c. they were also used for many years in arabia, india, china, and all of europe.

the simplest water clock needed just two parts--a small bowl and a large bowl. the small bowl had a tiny hole in the bottom; the large bowl was divided into equal parts and marked by lines. water was poured into small bowl, and it fell slowly down into the large bowl in tiny drops. usually it took an hour for the water to rise from one line to the next in the large bowl.

a beautiful water clock was made in persia over a thousand years ago. it was presented as a gift to the emperor of france. this water clock could be heard as well as seen. the dial of the clock was made up of twelve doors, each representing an hour. every hour a door opened, and the proper number of metal balls dropped onto a thin brass plate to strike the hour. at twelve o'clock, twelve tiny horsemen came out and shut all the doors. this was probably one of the first striking clocks.

questions 11 to 13 are based on the passage you have just heard.

11. when was the first water clock probably made?

(a) 4,000 years ago. (c) 2,000 years ago. (b) 3,000 years ago. (d) 1,000 years ago.

1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tructure of the simplest water clock?

(a) the small bowl was put above the large bowl.

(b) the large bowl was put above the small bowl.

(c) the small bowl was put inside the large bowl.

(d) the large bowl consisted of two equal parts.

13. what did the striking water clock use to strike hours?

(a) horsemen. (c) drops of water. (b) brass doors. (d) metal balls.

看著文字材料,我們很容易把題目全部作對。客觀的講,這篇文字材料的語言難度遠遠低於近年來高考英語閱讀的難度。

儘管聽力和閱讀能力有很大的差別,例如,聽是通過耳朵把語言刺激送到大腦中形成記憶,閱讀是通過眼睛把刺激送到大腦裡面形成記憶,兩者使用的器官不同,信息在大腦中的存儲部位也不同(參見scientific american, sept. 1992)。但是,聽和讀都是語言信息的輸入形式,通過反覆的聽力訓練,會在大腦中管聽和讀的細胞間建立起連線,進而形成音形一體化的英語知識,從而大幅度提高聽力能力。實踐表明,在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的基礎上再提高聽力能力的難度要遠遠小於英語閱讀能力很低的人提高聽力的難度。同時,我們也不要期求能夠聽懂自己看都看不懂的材料,因為只有英美國家的文盲才能部分的做到這一點。

那么,為什麼很多考生聽不懂他們自己能夠一看就懂的英語材料呢?

兩大原因:準確程度和熟練程度不夠

能看懂但聽不懂的第一個原因是很多考生腦海里存儲的單詞或句子的語音信號和磁帶上的標準語音信號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因而聽不懂或者誤聽。不少同學的單詞讀音不準,例如把pilot讀成 [pi5lrt] ,在聽到錄音中讀[ 5pbil[t ]時,就肯定聽不懂了。此外,即使單個的單詞的讀音正確,由於單詞在句子中發生的各種音變(祥見下文),也會造成聽力上的障礙。因此,大腦中存儲的語音信號和錄音中的語音信號不能準確地對應是很多同學聽力能力不強的重要原因。

能看懂但聽不懂的第二個原因是熟練程度不夠,對聽覺信號的反應速度太慢。很多同學都有這樣的經歷,在聽英語的過程中,聽到了某一個詞,第一反應是這個詞好像自己學過,但想不起來什麼意思,等想起來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幾秒鐘的時間,在短短的幾秒鐘的時間裡,十多個其它單詞已經讀過去了,因而只聽懂了個別單詞。因為聽力沒有延時性,在聽一句話的同時就必須懂這句話,因此,聽要求我們的反映極其敏銳。

有的同學可能會擔心自己的語音不好,會不會影響聽力的提高呢?一方面,如果口語很標準,肯定會對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因此,糾正自己錯誤的發音習慣很重要。另一方面,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世界上很多非英語國家的人們的英語口語都很糟糕,例如很多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的英語口語很難讓人聽懂,但是他們經常用英語交流,從而對英語很熟練,進而聽力也很好(據統計,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學生的平均托福聽力分數在全球是遙遙領先的)。一個類似的例子是,有很多中國人說不好國語,但是他們照樣能夠聽懂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

那么,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呢?

三大要素:語音、辭彙和句式

語音、辭彙和句式是聽力的三大要素。聽力的語音基礎包括各個音素的正確發音、單詞在句子中發生的各種音變以及英音和美音的差異等。辭彙包括聽力中的各種習語、常考單詞和詞組。句式主要是指聽力中一些比較難、很可能出現理解錯誤的句子結構。

一、聽力中的語音問題

1.連讀

連讀即連在一起讀,就是兩個或多個分屬不同單詞的音素因為相鄰或語速較快等原因而連在一起讀出的現象。連讀是聽力中最基本的障礙,也是最長期的問題。下面列出連讀的基本規則,大家應該記住。但最重要的是把這些規則落實到聽力實踐中去,弄清楚這些規則實際反映到聽覺上到底是什麼樣子。

1)前一個單詞以輔音音素接尾,後一個單詞以元音音素開頭,並且兩個詞處於同一個意群或者說話者語速較快時,兩詞發生連讀。這是連讀發生的最基本情況。例如:

half an hourà [hb: fe 5nbue]

my pen’s out of ink again. à [mbi p[n zbu t[ vin k[ ^ein]

not at all -à[nc ta tr:l]

rush hour à[rq 5fbu[]連讀後,發音極接近單詞shower。

2) 擊穿輕輔音[h]的連讀,如果前一個單詞以輔音音素結尾,後一個單詞的讀音以輕輔音音素[h]開頭,語速較快時,直接與[h]後面的元音音素髮生連讀。

例如: don’t have à[d[n tav]

i lent him a book. à[bi l[n ti m[ buk]

3) 以re或r結尾的單詞,在英音中,它們不發音,在美音中,讀[r],和以元音音素開頭的單詞相臨時,發生連讀。例如:

there is an old man under the tree. à[tz[ ri z[ n[ul(d) man 5qnde t[ tri:]

you should buy a bicycle for him. à [ju fud bbi e 5bbisikl fc rim]

4) 連讀時發生的四個常見的音變:[t]+[j] à [tf] [d]+[j] à [dv] [s]+[j] à [f] [z]+[j] à [v ]。例如:

wouldn’t youà [5wudn tfu:], last yearà [lb:s tfe:],not yet à [nc tfet ] ,and youà [an dvu:],miss youà [mi fu:] because youà [be5kc: vu:] how’s your sister? à [hbu vc: 5sist[]

此外,這些音變也發生在單詞內部,例如:

during [5dvu[rin] altitude [al5titfu:d] attitude [5atitfud]

duty [5dvu:ti] sugar [5fu:^e] suit [fu:t] stupid [5stfu:pid]

2. 失音

四級聽力第二大障礙是音的失去,即不讀出來,聽力中失音現象主要有以下幾種:

1)相同或相似的兩個音素以及發音部位相同的音素相鄰時(包括在一個單詞內的情況),前一個音素不讀出聲。例如:

what does the man mean? à [wc(t) de(z) te ma(n) mi:n]

officials say there will be a parade. à [e5fifel(z) sei tze wel bi e pe5rei(d)]

the boy is going into the room. à [te br(i) iz 5geu(in) intu t[ ru:m]

ice-cream man [5bis kri:(m) man]

2) 失去爆破即爆破音的失去。如有兩個爆破音[p],[b],[t],[d],[k],[^]連貫出現在同一單詞內部或連貫出現在前一單詞結尾與後一單詞開頭,前一輔音音素只按其發音部位形成阻礙,但不爆破,稍作間息後立即過渡到後一個音的發音部位並爆破。這種現象稱為失去爆破。例如sit down à[si(t)dbun]。有時後一單詞開頭不一定是爆破音素,而是其他的輔音也同樣可以造成前一單詞詞尾爆破音素的失掉。如good nightà[^u(d)nbit]。失去爆破現象不僅僅發生在兩個單詞之間,也可以發生在同一個單詞的內部.例如: friendly à[5fren(d)li]等等。

3) 位於句末單詞的詞尾的輔音音素讀的一般較輕或不讀出聲。這樣的例子在聽力中比比皆是。

3. 弱讀

弱讀即元音音素的弱化,指一個單詞中的元音音素在口語中由於說話時語速快或在句子中處於次要位置而不被強調等原因,不能發一完全而標準的讀音,即詞典和課本上的注音音標,而常以弱式讀法讀出,就是元音的弱化,亦稱弱讀。在四級聽力中,最為常見的弱讀是[i]在非重讀音節中弱化為[[],其次是一些常見的單音節介詞和助動詞的弱讀。例如:eleven [e5leven] belong [be5lcn] effect [e5fekt] alice [5al[s] from[fr[m] for [f[r]will [wel]does[dez]

4. 英音和美音的差異

由於美音的流行,四級考試聽力也以美音為主,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大多數英語教師的發音,仍然以英音為主,所以,我們腦海中根深蒂固的英式發音,可能和磁帶中的發音不一致,進而造成四級聽力中的障礙。英語和美語在讀音上的差異主要反映在元音字母a, o 和輔音字母r 的不同讀音上。

1) 在ask、can't、dance、fast、path 這一類的單詞中,英國人將字母a 讀作[b:],而美國人則讀作[a],所以這些詞在美國人口中就成了[ask][kant][dans][fast]和[paw]。

2) 在box、crop、hot、spot這一類單詞中,英國人將字母o讀作[c],而美國人則將o讀作近似[b:]音的[b]。所以這些詞在美國人讀起來就成了[bbks][krbp][hbt] 和[spbt]。

3) 輔音字母r在單詞中是否讀音是英語與美語的又一明顯差異。在英語的r音節中不含捲舌音[r],而美語的r音節中含捲舌音[r],如下列詞在英語和美語中讀音是不同的:

英語讀音 美語讀音

car [kb:] [kbr]

door [dr:] [dcr]

river [5rive] [5river]

party [5pb:ti] [5pbrti]

board [bc:d] [brrd]

英語中只有在far away, for ever等連讀情況下,字母r才明顯的讀作捲舌音[r]: [fb: re wei][fc re v[]

4) 在以-ary或-ory結尾的多音節詞中,英國人通常將a或o弱讀,而美國人不僅不弱讀,還要將a或o所在的音節加上次重音,所以這些詞在英語和美語中不僅讀音有差異,節奏也明顯不同,例如:

英語讀音 美語讀音

dictionary [5dikfenri] [5dikfe7neri]

laboratory [le5bc:reteri] [5laberetc:ri]

secretary [5sekritri] [5sekri7teri]

necessarily [5nesiserili] [5nesi7serili]

ordinarily [5r:dinerili] [7r:di5nerili]

5) 除此之外,另有一些難於歸類的單詞在英語和美語中讀音也各有不同:

英語讀音 美語讀音

clerk [klb:k] [kle:rk]

either [5bite] [5i:te]

neither [5nbite] [5ni:te]

leisure [5leve] [5li:ver]

schedule [5fedju:l] [5skedvul]

二、聽力中的辭彙問題

相對於其他部分而言,聽力所涉及的辭彙量較小。閱讀理解部分的辭彙幾乎囊括了聽力段子題中所涉及的辭彙,而小對話部分所涉及的辭彙,主要是中學辭彙,這些辭彙一般不會構成聽力中的障礙。因此,解決聽力辭彙問題的關鍵是通過大量的聽力練習,把閱讀辭彙轉化為聽力辭彙。在每次考試中,聽力部分會出現少數幾個習語,例如behind schedule,break down等等,但數量較少,重複率很高,大多數在閱讀中出現過,即使這些單詞和習語聽不懂,在我們可以聽懂閱讀文章實力的保障下,足可以根據其他部分的信息加以簡單推理,從而得出正確答案。

三、聽力中的句式問題

和四級考試閱讀部分相比,四級聽力中的大多數句子都比較簡單,只要沒有生詞或者比較難得短語,一聽就能明白其含義。但是,大家在聽力眾也會遇到一些句子,其中的每一個單詞的意思都聽明白了,可句子的整體含義聽不明白或者我們的理解和句子的原意相距甚遠,進而造成誤解和丟分。這些句子,數目不多,在考試中的重複率很高,因此,主要涉及到虛擬語氣、比較結構、強調結構和倒狀結構等等類別,本書的附錄中列出了這些句子,大家一定要背過。背句子有助於培養語感,同時也為寫作文積累句式。

在了解了我們要從語音、辭彙和句式三個方面把閱讀能力轉化為聽力能力後,很多同學不禁要問,究竟如何具體的操作這一過程呢?

四個步驟:泛讀做題、單句聽寫、核對原文、跟讀重點

泛讀做題:在使用本書突破聽力的第一階段,我們可以先按照閱讀技巧部分提供的方法,先背一個單元的生詞,然後讀文章並做完後面的題目。注意在做題時,先把答案寫在一張白紙上,並記錄做題時的心理狀態,即確信、有一定把握、完全猜測,這樣有利於總結錯誤,提高正確率。對於做題時完全有把握並且做對的題目,可以不在管它;對於做題是很有把握但是做錯的題目,一定要認真研究;對於有一定把握但不確信的題目,無論對錯,都要認真總結;對於完全猜測答案的題目,一定要徹底搞清楚正確答案是怎樣的出來的。使用本書的提高聽力閱讀實力的第二個階段或者在利用聽力真題提高聽力實力的過程中,可以直接聽一遍,然後做題,同樣的,答案不要批在書上,以便於反覆做題。

單句聽寫:即利用語言復讀機或者具有復讀功能的mp3播放器,反覆聽一句話,儘可能得把這句話中的每一個單詞都寫下來。在此過程中,這句話中的單詞,一般分為三種:第一種是聽完一遍就能夠寫下來的辭彙,這些辭彙如果以後在聽力中再次出現,肯定可以聽出來,不構成任何障礙;第二種是聽了幾遍後才能寫出來的辭彙,這些辭彙如果不是通過聽寫這種方法把它挖掘出來,在以後的聽力中,仍然會構成聽力障礙,聽到這類單詞後,一個最明顯的反應是這個單詞好像學過,但具體的含義搞不清了,用了幾秒鐘的時間,終於想起來了,這時,已經有十多個單詞從耳朵邊上溜過去了,一個完整的聽力過程,被這些單詞高的支離破碎,在閱讀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這類單詞,通過聽寫和反覆的聽,我們的印象將極為深刻,如果在以後的聽力或閱讀中出現,一遍基本上可以理解;第三種是聽了很多遍仍然無法聽懂的單詞或短語,可以暫時放過,但要留出空格,這是我們聽力中的盲區,也是提高聽力實力的突破口。

核對原文:在聽寫完一遍文章後,要逐字逐句核對原文,分析所聽寫的內容和原文的差異,補充沒有聽寫下來的部分。一般說來,在單詞都認識的情況下,聽寫內容和原文出現差異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各種音變,可以參考本書中的語音部分;第二,某些單詞雖然認識,但發音不正確,大腦中的發音和錄音中的讀音有很大出入,造成很熟悉的單詞在錄音中出現時,還誤以為是生詞,例如,某同學長期以來,一直把單詞pilot誤讀作[pi5lrt],在錄音中聽到了正確的發音,自然聽不出來究竟是那個單詞,這樣的錯誤,經過一到兩次的糾正,很容易避免;第三,一些發音很相近甚至發音相同的詞,例如sink和think, sight和site等等,這主要靠我們根據上下文的語言環境以及語法結構做出迅速判斷,當然,這種能力需要我們在精聽逐步提高。

跟讀重點:在單句聽寫過程中沒有寫出來的部分或者聽寫錯誤的部分,一定是聽力中的薄弱環節,需要我們重點掌握,一個解決的辦法就是跟著錄音反覆聽並且跟讀,只要我們能夠基本上模仿出磁帶中這些部分的發音,即我們的發音和磁帶的標準發音基本一致時,這些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按照上述策略,將本書中的60篇四級閱讀難度的文章聽熟,聽力的辭彙量將會達到4000以上,而自從1987年開考四級以來,聽力所涉及到的全部辭彙不超過3500個;聽慣了由30個詞構成的長句子,聽力中的句子自然不在話下,到那時,無論是小對話還是段子題,無論是被喻為“四級考試中的mdw(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的複合式聽寫還是新的四級考試中的長對話,都將會在我們面前束手就擒,因為我們的實力已經遠遠凌駕於考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