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的鑑賞

鈞窯瓷器歷來被人們稱之為“國之瑰寶”,在宋代五大名窯中以“釉俱五色、艷麗絕倫”而獨樹一幟,它創造性地使用銅的氧化物作為著色劑,在還原條件下燒制出窯變銅紅釉,並由此繁衍出茄皮紫、海棠紅、丁香紫、硃砂紅、玫瑰紫等多種窯變色彩,紅里有紫,紫中有藍,藍里泛青,青中透紅,青藍錯雜,紅紫相映,宛如蔚藍的天空中出現的一片彩霞,五彩滲化,交相輝映。古人曾用“夕陽紫翠忽成嵐”等詩句來形容鈞瓷釉色靈活,變化微妙之美。鈞窯瓷器不但釉色絢麗多彩,周身還布滿珍珠點、兔絲紋、魚子紋、蟹爪痕和曲折迂迴的蚯蚓走泥紋等生動美妙的窯變流紋。加之其釉質乳光晶瑩、肥厚玉潤,達到了類翠似玉賽瑪瑙的美麗程度,形成了鈞釉無可比擬的獨有特色,確有巧奪天工之美,在我國陶瓷工藝美術發展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鈞窯瓷器豐富多彩的銅紅窯變釉的成功燒制,徹底改變了以往青釉類瓷器一覽無餘的單色格局,極大地豐富了陶瓷裝飾的內容,並為以後中國陶瓷裝飾藝術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空間,在中國陶瓷發展的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鈞窯瓷器以其蘊潤雅致,五彩斑斕的釉色著稱於世,同時它也是釉和造型完美結合的產物。鈞瓷造型既要講究實用功能,符合生活的客觀規律,還要考慮到藝術美,鈞窯瓷器的釉層豐滿且有流動性,為了適應鈞釉的這種特點,在造型上除了注意圓、扁、方、長、曲、直、縮、張格局合稱和虛實得當之外,還必須做到渾厚端莊,典雅大方,裝飾簡練,線條明朗,稜角突出,起伏得當,以增強鈞釉的藝術美。其主要表現在:釉色美,銅紅釉的成功運用以及窯內溫度和還原氣氛的恰到好處;紋路美,釉在器型的不同位置就會出現拉絲、沉積、結晶等變化,呈現出兔絲紋、蚯蚓走泥紋、魚子紋和珍珠點等名貴紋路;流動美,厚釉在相應的器型上,經煅燒熔融流動,釉色與紋路相交出奇,渾然構成一幅幅神異的圖畫,這些流動的畫面,變幻莫測,猶如鬼斧神工,又如自然天成,隨著人們豐富的想像力,呈現出各種絕紗奇景,如高山雲霧、峽谷飛瀑、滿山翠竹、星辰滿天、寒鴉歸林等,令人嘆為觀止,拍案稱奇。

尤為令人難以忘懷的是1997年7月1日,我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歷史時刻,河南省選擇了最能代表中原悠久歷史與璀璨文明的鈞瓷,製作成名為“豫象送寶”的特大鈞瓷瓶,作為賀禮送往香港,表達了河南9600萬人民對香港回歸祖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的良好祝願。整件賀禮由瓶、座、墩、展台四部分組成,高貴的窯變紫紅釉鈞瓷瓶和寶石藍色的座墩上下疊放,三個部分總高1997毫米,寓意1997年香港回歸。其中墩為鼓形,飾有鼓釘。鈞瓷瓶的造型則借鑑於傳統的觀音瓶造型,古樸端莊,渾厚肅穆。整體釉色經紅色為主,紅中泛紫,紫中透藍,呈現出一派熱烈歡騰的喜慶氣氛。

鈞瓷是我國傳統民族文化中的寶貴遺產,在經歷了幾百年的滄桑之後的今天,它又被重新挖掘出來,得到了更為空前的發展,並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人們面前。如今的鈞瓷生產無論是造型設計,燒成工藝,還是品種釉色,藝術風格,都日臻完美。當代鈞瓷取“宋鈞”釉厚均勻,采“元鈞”聚色成形,繼千年傳統技藝,融現代美學情趣,逐漸被越來越多的陶瓷愛好者所珍藏,收藏界也歷來就有“縱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件”之說。當我們欣賞它的時候,不僅會為它乳光晶瑩,五光十色的釉色感到驚奇,而且更會為它渾然天成,極富有詩情畫意,絢麗多彩的窯變景觀所折服,它的可貴之處也就體現在這一點,鈞瓷的窯變釉色是任何美術大師也不可能設計繪畫出來的,“鈞瓷無對,窯變無雙”,“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便是對鈞瓷窯變的形象說明。

鈞窯瓷器不僅具有強烈的古典魅力,使人產生出民族自豪感,而且它還把自然藝術、科學和歷史渾然融為一體,充分顯示出含蓄、柔和之美。“舊時王榭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願這靈性天地的鈞瓷珍品,能給世人增添無限的藝術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