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單詞表(五)

 
  k:
kicking ball:腳踢球。

  l:
lane:罰球區,也作free throw lane。籃球剛發明的時侯罰球區是細長的,其寬度比罰球弧的直徑還要短,形狀就象把鑰匙,所以也稱之為the key。
layup:單手上籃。
ligament:韌帶。cruciate ligament,十字韌帶,膝關節中的韌帶,是運動員最容易受傷的部位,分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和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live ball:活球。
locker room:更衣室。

  lottery:確定選秀順序的過程。以前是通過擲硬幣決定,因其不確定性所以稱之為“lottery“。
lockout:因勞資糾紛而停賽。
loose ball foul:爭搶球犯規。
losing streak:連敗紀錄。
low post:低位,三秒區內,籃筐兩側,靠近底線的那部分,俗稱內線、籃下。

   m:
marquee player:招牌球員。
matchup:攻防上各個位置的對應關係(n)。
meniscus:半月板。膝關節中的一塊軟骨,也是運動員容易受傷的地方之一,我們經常會聽到某個運動員因為半月板撕裂而上了傷員名單,幾個月不能打球。
mid west division:中西部賽區。
min:出場時間(分鐘)。
 
   mismacth:錯位防守。)
move:移動。這個詞在nba里出現的頻率特別高,比如,一個漂亮的移動我們說“great move!“;後轉身的擺脫我們稱之為“spin move“。
mvp:most valuable player,最有價值的運動員。
n: net:籃網。檢驗球是否入筐的標誌,原utah的david benoit在扣籃時,球砸在自己的頭上從籃筐中彈出,而且整個過程中球又沒有觸及籃網,結果進球被判無效。


no-charge area:進攻有理區。根據去年的新規則在兩個籃下各畫定一以籃筐的中心為圓心,以4英尺為半徑的半圓(虛線),此區域被稱作進攻有理區,在進攻有理區里只有帶球撞人而沒有阻擋犯規(註:o’neal修正案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