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登記代理人相關法律知識:民事法律事實

一、民事法律事實的概念和意義

民事法律事實,是法律所規定的、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係產生、變更和消滅的現象。如上所述,民事法律關係是因民事法律規範的調整而在主體之間形成的權利義務關係,但民事法律規範本身並不能在主體之間直接形成民事法律關係,也不能改變或消滅某一法律關係。民事法律關係的產生、變更和消滅需要具備三個基本的條件:民事法律規範、民事主體和民事法律事實。其中,民事法律規範和民事主體是民事法律關係產生的抽象條件,而法律事實則是民事法律關係產生的具體條件。只有在一定的法律事實發生後,民事法律關係才能產生,並因一定的法律事實的發生而變更或消滅。

法律事實出現時,產生如下法律後果:

1.民事法律關係的產生。民事法律關係的產生,就是民事主體取得要權利或承擔義務的狀態,例如,簽訂了買賣契約,買方有請求賣方交付出賣物的權利和支付價款的義務,賣方有請求買方支付價款的權利和向買方交付出賣物的義務。正上由於一定的法律事實的發生,才使得民事法律所規定的抽象權利義務,轉化為當事人實際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

2.民事法律關係的變更。民事法律關係的變更,就是已存在的民事法律關係的要素變化的狀態,包括民事法律關係的主體變更、內容變更和客體變更。例如,由於法人的合併和分立,導致債的關係中的主體發生變更。

民事法律關係的變更實際上形成的新的民事法律關係,因皮,民事法律關係的變更也可以看做是民事法律關係的相對消滅。


3.民事法律關係的消滅。民事法律關係的消滅,就是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不再存在的狀態,也稱為民事法律關係的絕對消滅。民事法律關係的消滅有兩種情形,一是一定法律事實的出現導致某一法律關係的消滅。並且在當事人之間不會因此而產生其他民事法律關係,例如,所有物被消費,所有權關係因此被消滅。二是一定法律事實的出現導致某一法律關係的消滅,同時在當事人之間因此而產生其他民事法律關係,例如,所有物被他人毀滅,所有權關係消滅,同時原所有權人和侵害人之間產生債的關係。

民事法律關係的產生、變更和消滅,有時只需要一個法律事實為根據,有時需要以兩個或兩個以下的法律事實的相互結合為根據。例如,遺囑繼承法律關係,就需要立遺囑的行為和遺囑人死亡這兩個法律事實才能夠產生。這種引起民事法律關係的產生、變更或消滅的兩個以上的法律事實的總和,叫做民事法律關係的事實構成。此時,只有在事實構成具備的情況下,才能引起民事法律關係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二、民事法律事實的分類

根據客觀事實是否與主體的意志有關,法律事實可以分為事件和行為兩大類。

事件,又稱為自然事實,是指與主體的意志無關,能夠引起民事法律後果的客觀現象,例如,人的死亡、物的滅失,都屬於事件,它們一旦發生就能夠引起婚姻關係、所有權關係的消滅等。來源: 

行為是指受主體意志支配、能夠引起民事法律後果的活動。按其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行為可以分為合法行為和不合法行為。

合法行為是指符合或不違反民事法律規範、能夠引起民事法律後果的行為。合法行為又可以分為民事法律行為和事實行為兩類。

民事法律行為是民事主體基於意思表示,旨在發生、變更或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其特徵是當事人有意識地要建立或變更、消滅民事法律關係,並要通過一定的行為將內心的意思表達出來,它是合法行為,是表示行為的一種,但表示行為還包括不合法的表示行為,即無效的和可撤銷的民事行為。


事實行為是指不符合法律要求或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包括違約行為、侵權行為、不履行法定義務的行為等,這些行為一旦發生,就會引起法律的否定反應,行為應依法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並在行為人和受害人或其他人之間形成民事責任關係。上述不合法的表示行為也是不合法行為,這些行為不僅不能達到當事人的預期效果,而且還可能會引起一定責任關係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