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欣賞入門--曲式(四)

奏鳴曲式(sonata form)這個詞我們常常在欣賞音樂尤其是大型音樂作品中會提到,通常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這類多樂章的作品,第一樂章都是採用奏鳴曲式,因此也有人把奏鳴曲式稱作"第一樂章曲式"。這裡要特別說明一下,奏鳴曲式是指樂曲的結構,即曲式,而奏鳴曲(sonata),則是指體裁,如鋼琴奏鳴曲、小提琴奏鳴曲等等。這兩者名稱相近,是因為在實質上的確有密切聯繫,奏鳴曲式就是從奏鳴曲這種體裁中逐步形成的。17世紀的"奏鳴曲"含義模糊,只是與聲樂作品相對的器樂曲的泛稱,有多樂章也有單樂章的,後來在18世紀逐漸規範為三個樂章的古典模式,其第一樂章都是採用奏鳴曲式。

奏鳴曲式圖式一:

呈示部的任務,是把該樂章的主要素材展示給聽者,展開部(也叫做發展部)的任務是將前述材料作進一步的發展,這一部分的特點是情感的跌宕起伏、劇烈的矛盾衝突和對主要素材潛力的開掘。再現部,顧名思義,是再一次完整地呈現主要素材,但它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在更高層次上對主要素材的回顧,以及對整個樂章的總結。奏鳴曲式在某種程度上和帶再現的三部曲式一樣,同樣是三個部分,同樣帶有再現,但奏鳴曲式有它自己特殊的規律。在奏鳴曲式的第一部分 "呈示部"中,有兩個形成對比的材料,"主題"和"副題"(或主部和副部)。它們在個性上是不同的,在調性上也要形成對比。一般來說,主題富於激情和陽剛之氣,副題較為陰柔抒情。我們以貝多芬的第一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為例,它的圖式為:

奏鳴曲式圖式二:

主題是熱情激昂的:

譜例一:貝多芬第一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主題

曲例一:貝多芬第一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主題

主題之後有一個過渡性樂句,它由主題材料演變而成,緊接著是副題,它的鏇律進行方向與主題相反(為主題的倒影),鏇律線條較為柔和,調性則改在了ba小調上:

譜例二:貝多芬第一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副題

曲例二:貝多芬第一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副題

副題之後,貝多芬還寫有一個小結尾,這是呈示部的收束材料,它的調性在ba大調上。

譜例三:貝多芬第一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結束部

曲例三:貝多芬第一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結束部

到此為止,呈示部結束(它本身重複一遍)。現在把呈示部整個連起來聽。

曲例四:貝多芬第一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呈示部

展開部是對主題、副題材料的自由發展,在這裡它們不再是原來的樣子,而是在調性上不斷變換,樂句結構也被打散了,並且還加進了新材料,聽上去整體情緒不大穩定。

曲例五:貝多芬第一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展開部

曲例五是展開部的開頭部分。這裡由於調性頻繁的變換、樂句結構的改動,以及演奏手法的多樣化,造成了不穩定感以及情緒上的起伏、深化。接下來的再現部則又會使人感到比較穩定明朗了,它和不穩定的展開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再現部中的主題和呈示部中基本相同,而這裡最重要的是副題的變化:它的調性回到了和主題一樣的f小調上,這就是奏鳴曲式的一個重要規則:"調性回歸",或者叫做"調性服從"--副題要服從主題的調性(通常稱作主調--即主要的調性)。這是回到主調上的副題:

譜例四:貝多芬第一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再現部副題

曲例六:貝多芬第一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再現部副題

最後的結束部材料也回到了主調(f小調)上:

譜例五:貝多芬第一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再現部中的結束部

曲例七:貝多芬第一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再現部中的結束部

這部作品有大段的重複,即呈示部本身作了重複,當展開部和再現部演奏完了之後,這兩個部分又連在一起重複了一遍。據此可以再畫一個圖式:

||: 呈示部 :|| ||: 展開部和再現部 :||

上面以貝多芬第一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為例講解了奏鳴曲式基本原則。這是貝多芬的早期作品,在曲式上非常嚴格而簡潔地遵循了古典原則。而實際上,在他的以及其他古典時期的作曲家如海頓、莫扎特筆下,奏鳴曲式的運用是非常多樣化的,更不用說在之後的浪漫主義時期,有著更加自由的發展。

沒有一個成熟的作曲家會循規蹈矩於前人的原則,他們總會在自己的創作中尋找新的意趣,在經典的基礎上刻下屬於自己的"印章"。

貝多芬的第一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