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期待中國綠色建築緩解溫室效應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近表示: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市場,每年增加的建築面積高達20億平方米,約合215億平方英尺。如果能夠利用綠色建築來緩解溫室效應,就能為減緩全球變暖作出突出貢獻。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納說,建築業只要採取一些簡單且成本較低的措施就能降低能耗,從而大量減少與能源產業有關的溫室氣體排放。當然,這需要有足夠的政府、行業、商務和消費條例的支持,特別是開發中國家,政府必須重視建造節能建築物。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日前公布的一份報告中說,建造和維護現有建築物所消耗的能源占全球能源消耗總量的30%到40%。只要政府加以適當規範並採用更多節能技術,就能大幅減少與建築業能耗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可以說節能的效果是可觀的,但落實這些節能措施的成本卻相當低。

這份名為《建築物與氣候變化》的報告指出,以歐洲為例,只要採取適當措施,到2010年,新建和維護現有建築物所消耗的能源每年可減少五分之一,與此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每年減少4500萬噸。幾個簡單易行的節能措施就是使用節能燈泡代替白熾燈泡;在建造過程中合理利用混凝土、金屬和木材;在建築物里減少空調等系統的耗電量。

這份報告還介紹了許多細節,比如採取一些簡單的措施:在炎熱地點的建築物裝置遮擋陽光的帘子;採用節能燈泡、採用更好的隔熱和通風設備等,這些都既能省下巨額金錢同時又保護環境。報告還建議,房子不要蓋得大過生活所需。

負責這份報告的一位聯合國官員說,改善建築物的設計和能源消耗比“京都議定書”限制廢氣排放的做法更能緩解氣候變暖問題。因為建築業造成的能源消耗占了世界能源消耗的三四成。斯泰納爾也認為:若採取更積極的措施,減少的廢氣會接近20億噸,這樣就接近“京都議定書”所要減少廢氣的三倍。

據了解,京都議定書規定35個工業國減低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在2008年至2024年間,使排放量減少至比1990年少約5%。因此在全球制定出一些鼓勵建造綠色建築物的獎勵措施迫在眉睫。

不過報告也承認,為使建築物符合節能規定,建築成本會增加3%至5%,但這卻能長期地降低建築物的能源消耗量。對於已開發國家來說,由於新建的建築物較少,因此可以主要通過改造現有建築物實現節能,而每年新建大量建築物的部分開發中國家,則可在建造新建築時採用更多的先進節能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