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屆國際精算大會考察報告(下)

3、評級機構
討論了全球評級機構的作用和穆迪及a.m.best如何對保險公司採用主觀和客觀考慮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級的,會議涉及到了被評級公司和評級機構所面臨的問題。
4、澳大利亞精算學會關於基因的研究論文《genetics in society》,闡述了基因技術對未來保險業的影響,提出了全新的精算建模。
三、參加本次大會對我們的啟發
(一)加強精算教育,確保精算品質。我國自1999年開始建立中國自己的精算師考試制度以來,各項工作推展相當順利,目前準精算師部分的考試課程已經全部推出,正式會員部分的考試工作在2002年也已經鋪開,精算概念的引入對中國保險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次會議期間,吳小平副主席參加了兩岸三地的華人精算師的聚會,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以及新加坡的華人精算師齊聚一堂,對精算師職業發展、精算教育、保險監管等多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探討,交流經驗,互通有無。與會中的台灣代表建議中國在建立自己的精算制度時,一定要確保質量,否則無法走向世界。
(二)順應精算職業全球化的趨勢。中國組織的自己的精算師的考試一個基本出發點就是向國際慣例靠攏,因此,設定的標準也是國際性的,但是由於中國的保險市場處於發展階段,中國的精算隊伍還較為年輕,限制中國精算師成熟最大的問題是經驗問題,因此,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精算教育和精算職業還是借鑑和吸收國外先進的經驗,因此,中國年輕的精算師應當由使命感和責任感,中國的精算制度應當順應國際化和全球化的趨勢,取長補短,儘快使中國的精算制度成熟起來。
(三)儘快建立中國產險和再保的精算制度。參加本次年會,我們了解到各個國家的產險和再保精算制度有種種不同,我國此前主要集中在對壽險精算制度的研究和建立,產險和再保精算制度還是空白,但是隨著我國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和監管向償付能力方式的過渡,產險和再保的精算制度建立已被提上議事日程,因此,各家產險和再保公司應當與保監會一起共同努力,爭取儘早建立起中國的產險和再保精算制度。
通過本次大會,我們既學習了國際先進經驗,同時也了解了已開發國家保險業的最新發展動態。這些對於我們開拓思路,開展將來的工作將會有很大的借鑑和指導的意義。

考察團成員:吳小平傅安平 王治超謝叢笑 李強
報告執筆人:王治超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精算工作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