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政能力測試題命題要求與規律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中,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無疑是出重頭戲,儘管其試題全部為四選一的客觀試題,看似簡單,但實踐起來,並非如此,考生要想在規定的時間內高速準確的完成所有題目,並非一件不費吹灰之力的事情,需要做許多方面的準備工作。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題主要測查應試者從事國家機關工作必須具備的潛能,包括理解事物發展變化過程的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等等。考生要想在公考中取得優異成績,要想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必須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基本題型和命題要求有全面深刻地了解,只有將試題的具體考查目標和考查內容瞭然於心,才能對症下藥,才能為不同題型尋找到行之有效的答題方法。

首先介紹一下行測各類試題的測試內容:

行測試題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資料分析五個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題用來測查應試者閱讀、理解相關資料的水平,語言表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等。數量關係題用來測查應試者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以及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和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判斷推理題用來測查應試者的形象思維能力、圖形推理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常識判斷題用來測查應試者是否了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本概念、規則、定律、規律、是否能夠運用最基本的知識進行分析和判斷。資料分析題用來測查應試者是否能通過數據、圖表、文字等把握事物的特徵和關係,是否能運用所學知識對自然現象或社會現象進行系統思考和分析。

綜上所述,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所測查的主要是與做好一般行政管理工作有關的影響面較廣、穩定性較高的潛在的能力,也正是這些能力決定了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內容結構與題型類別。

國家機關行政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其工作人員需要具有較高的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數字推理與運算能力,較廣的常識面,以及面對大量信息時篩選和提取有用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只有擁有了這一系列能力,並只有當這些基本能力達到一定程度且得到一定知識經驗的支持後,才能形成綜合判斷、組織與人際協調能力以及資料分析能力等較高層次的職業能力。

顯然,對於以上能力的測驗要凝聚在這份小小的試卷中,凝聚在短短的二個小時內,就必須要出現一份高質量高水準的試題。因此,最理想的測驗考題應當涉及最廣泛的知識,但又不依賴於具體的知識點,最重要的是要體現每一位考生的思維與素質。

通過對近幾年行測試題的深入研究,我們總結出了以下命題規律。

1.題型、題量基本穩定。

縱觀歷年國家 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試題,全部由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資料分析五部分組成,這五部分之所以多年來一直作為行測考試的基礎題型,關鍵在於它們能集中反映考生的基本素質與基本能力。就題量而言,一直保持在130道左右,限時120分鐘。

2.試題靈活,難度略有提升

隨著每年報考國家公務員人數的大幅增長和國家各級用人單位對人才素質要求的不斷提高,公務員試題在靈活度和難度方面都有所增大,這不僅表現在題目考核面的廣度,深度上,還在考生答題的靈活度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即在答題過程中,並不是簡單地靠平時積累就可大功告成,而是需要考生在仔細讀懂題目的基礎上經過全面周到的分析才可得出最佳答案,其中不免許多干擾信息無用信息,就看考生能否力排這些干擾因素,同時靈活運用有益信息,這無疑就會增大試題的難度。

  3.著力測試考生的整體素質,而不是知識本身。

考生多年生活、學習和實踐積累形成的穩定的心理特徵以及基本能力屬於行測所測查的主要內容。行測中涉及多種學科知識,但測驗要考查的並非知識點本身,而是將“知識”作為一種載體,通過這些方方面面的知識點,最終達到考查其素質能力的目的。舉個例子:行測常會涉及到法律與經濟方面的內容,但是這些題目對於法律專業或經濟專業的考生來說也並非輕而易舉,相反,對於從未涉獵法學與經濟學的人,只要摸清了命題規律,具備了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掌握了靈活的答題技巧,同樣可以出類拔萃。又如:行測中數量關係題占有不小的比例,這些題目難度不大,多數相當於中學水平,我們發現:考生在考場上往往花費大量時間計算,而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常常因計算過程中的一時疏忽大意導致失敗。事實上,行測的大部分數量關係試題不必通過大量地運算,僅靈活地運用一些技巧便可快速完成,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見,知識與素質並非等於的關係,如何將知識轉化為素質才是關鍵所在。

以上就是近年來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命題規律。考生只有將行測五類題型的命題規律細細地研磨透徹,才可以在考場上輕鬆自如地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