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三複習方法

一、改變心態,激發潛能

對剛剛跨入高三的同學們而言,充分認識高三的學習對自身發展的重要價值以及確立合理的奮鬥目標至關重要,有助於克服學習過程中的種種困難和挫折,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此外,同學們還應充分認識自己的優勢(包括品質和學業),接納自己,賞識自己,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使我們對高三的學習充滿信心。青少年時期,人的可塑性非常大,只要同學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為理想不懈地奮鬥,發掘潛能,一年的時間可以從很大程度改變我們的學習狀態和心理狀態。 聯考是一種選擇動機很強的考試,所以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可以說每一位進高三的中學生都期望在聯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為以後的發展奠定好的基礎,但最終的結果注定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成功的關鍵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勤奮,正如古天文學家張衡所說:“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因此在高三將近一年的時間裡,同學們的學習任務相當繁重,每一節課,每一次作業,每一次測驗,都必須認真地對待,做好筆記,訂正錯誤,一點一滴地積累知識,每一次歸納總結,每一次分析推理,每一次冥思苦想,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會得到培養,自身素質都會得以提高。

保持一顆健康而積極的心在高三複習中占了相當大的比例。至少占40%。這是一個人的素質體現。如果你成績超機號但是以上考場就大腦一片空白,那么別人仍然不會承認你。學著勞逸結合科學地複習。如果有時候實在太累就乾乾脆脆地放自己一天假,在家好好休息睡覺,然後卯足力氣重新開始。這個時候你就會看到精力充沛對於學習效率的提高有多么重要。

二、形成複習的網路

華羅庚說我們要將書越讀越薄,意思是只有抓住書中問題的主幹和脈絡,才能對全書內容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才能統覽全局,高屋建瓴地認識問題。經過高一、高二兩年分章分節一點點的學習,同學們已經積累了很多的知識,但這些知識是零碎的,不成體系。高三複習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將這些散亂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建立起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形成知識體系和網路。

建立知識網路首先立足於章節或單元知識 。各章節的知識有其自身的結構,同一章節的知識聯繫相對而言更緊密一些,具有一定程度的獨立性。在第一輪複習中,同學們應在弄清各章節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的基礎上,掌握本章節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理解知識方法之間的內在聯繫,建立起本章節的知識網路。 從不同的角度建立貫穿全部內容的規律、技巧和方法上的聯繫。隨著同學們對複習內容的深入理解,逐步掌握概念規律、方法和技巧之間的內在聯繫,我們就可以從不同角度梳理這些聯繫,形成學科思維,提高自己的科學素質。

三、一步一個腳印

高三的作業和考試很多,這個時候是考驗自己對自己能力的評估的。也許你會遇到作業多地做不完的時候,但是一定要明確的是,作業再多也不能抄襲或者胡亂做答。欠下的作業一點一點補起來,但是只要是做過的,就要保證100% 的懂了,或者說不複習都可以應考。

錯過的題一定要弄懂,不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說句實話,經歷萬聯考之後回頭去看,真正需要的知識並不多。但是很多時候都是反相同的錯誤。

四、注重基礎

注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是構建科學素質的磚瓦,脫離基礎知識奢談發展能力無異於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在第一輪複習過程中,要扎紮實實地將基本概念、規律、方法、技巧落到實處,認真閱讀教材,聽老師的講解,作好課堂筆記,結合複習資料,對基礎知識加深理解,準確掌握知識的內涵和外延,融會貫通,力求做到基本概念、規律、方法和技巧“爛熟於心”,任何時候需要,都能快速準確地反映出來。

五、學會拓展延伸

注意拓展延伸,培養學科思維能力。根據聯考命題以“知識立意”向以“能力立意”轉換的特點。在抓好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各個學科考查的能力有共同的,也有這一學科特有的。例如聯考物理主要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實驗能力,這五個方面的能力中,前三種能力是各個學科所共有的,而後面兩種能力則主要體現在物理學科上,不管是共有的還是特有的能力都會貫穿這個學科本身的特點。作為物理學科來講,它更強調物理過程和狀態的分析,更強調物理狀態存在和變化的原因,以及過程中研究對象遵從的物理規律。因此,複習中首先要對問題本身所涉及的研究對象做細緻入微的分析,弄清初始狀態以及發展演變的過程,同時判斷研究對象在各個過程中的特點和遵從的規律。此外還要將問題拓展延伸,推廣到與本問題知識點相似、思維特點相似或相反的問題,然後歸納總結解答這些相似或相反問題的基本途徑和基本技能,從而培養起解決問題的學科思維。

六、凡事要有計畫

凡事立計畫,要切合實際並且稍稍一點挑戰性,其實立出來的計畫很多都因為自己的懶惰和時間安排等等的原因而沒有完成但是立即劃本身這個過程已經讓你認真謹慎地思考,這就已經達到了計畫的目的。如果計畫沒有完成,那么就根據當時的情況立刻調整或者開始新的計畫,千萬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埋怨自己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