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建築師近代建築史複習大綱(十五)

第六章 園林建築

與自然的關係 
與人的關係 
造園主旨 
建築的角色 
游線組織
植物的處理 
人的感受 

第一節 園林的產生與發展 
(利用自然--模擬自然--寫仿自然--抽象自然) 
1.從利用自然到人造假山 (囿台→巡獵→自然 )
·先秦時期,帝王貴族狩獵苑囿。“囿”——蓄養野獸供打獵的場所,台——高台,摹擬聖山,以觀天象、通天神及登高遠眺,
·紂王築沙丘苑台,西周設“囿人”管理,林囿內樹木繁茂,蓄養大量飛禽走獸,供王打獵。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勢力強大,竟建苑囿。魏有溫囿,魯有部囿、吳有長洲苑、越有樂躬苑。吳王闔閭築始蘇台。夫差作天池。 
2.造園大發展(秦、漢) 
• 統一——國力強盛——造遠大發展
• 道教發達——相傳有長生不老的地方
《史記》——徐福的故事
秦始皇在上林苑開池,建蓬萊山
漢武帝建太液池,池中建象徵仙境的三山 “蓬萊、瀛州、方丈”
“一池三山”從此成為皇家園林的主要模式
3.私家園林、寺院、郊邑園林興起
(西晉、南北朝)

4.宮苑竟奢,詩畫私園崛起
(隋、唐、園林的全盛期)
• 經濟強盛——知識分子變避世退隱為積極干政。文化兼容並蓄,藝術氣度開廓恢宏,園林昌盛。 
• 華清宮 ——秦始皇始建“驪山湯”。蓮化湯為御用,即詩中所云“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 芙蓉池、曲江池 ——公共風景區 
• 私家園林興盛。王維“輞川別業” 、 杜甫的浣花溪草堂,白居易的廬山草堂,詩人參與創作——昭示文人園林的萌芽,園林藝術開始有意識地融進詩情畫意,詩、畫、園林三種藝術相滲透。志趣盎然,開擴、接納的姿態。
5.堆山疊石的藝術高潮(宋、遼、元金)

• 宋徽宗“艮岳”(萬歲山)實際上是個大型 園林 遼、金延續 
• 大量太湖石,徽宗精於書畫,藝術素養 極高,“思精志巧、多才可屬” 
• 宋畫中的園林建築形式也相當豐富, “舞榭歌台,多情點被雨打風吹去”(辛 棄疾) 
• 沈園——陸游
6.造園高潮 (明、清) 

• 兩個高潮:明中晚期南北兩京和江南一帶官僚地主園林的繁榮;清中葉帝王苑囿和楊州、江南各地私家園林的興盛(乾隆下江南) 
• 理論:計成《園冶》明——第一部系統總結園林藝術和技術的理論著作。文震享《長物志》明。李漁《一家言、 居室器玩部》。沈夏《浮生六記》(清)
• 造園高手代表:朱砼中、計成、張漣、張然、仇好石、石濤等
小結園林的產生與發展: 

• 1.主旨:愉悅的環境、精神寄託 
• 2.手法:摹擬自然→寫仿自然→抽象自然 
• 3.文化的介入:中西方都非常尊重自然,為什麼背道而馳? 
園林與現實互補。專制強大——園林精神追求表現為舒發“逸氣”。戰亂,城市無規則——希望統一秩序。園林是人們精神安托的場所。滿足人格的互補關係。
二、 北方皇家園林造園特點
1.規模宏大,遵循“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 
2.宮殿部分自成一區;然後劃分景區,各個景區 各有特點但相互呼應,並通過游線連成整體。 
• 3. 很大一部分用於拜佛、居住、辦公。 
• 4.平面構圖呈幾何關係,軸線平行或轉折。 
• 5.立體構成:主體空間——主體建築通常位於島上,起統帥作用;重視視覺收放,山面水開闊,背水幽深,豐富的輪廊線,“山之眉目,當在開面之處” 。 
“園中園”——內向、封閉。 園林多層次。 

• 6. 建築外形——色彩莊重,屋角平緩、穩定。 
• 7. 序列設計——“遠近高低各不同”,由外→內→外,變化、對比強烈,擴張→完整的感覺。 
• 8. 造景要素: ① 海島仙山 ②林泉丘壑 ③ 佛道寺觀 ④街市酒肆 ⑤田園村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