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關於呆賬準備提取有關問題的通知

  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中國民族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中煤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畫單列市財政廳(局):
財政部《金融企業呆賬準備提取管理辦法》(財金[2005]49號,以下簡稱《辦法》)印發後,部分金融企業提出了一些需要進一步明確的問題,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關於正常類貸款準備金問題
《辦法》規定,專項準備的計提比例由金融企業根據貸款資產的風險程度和收回的可能性合理確定,如果正常類貸款有風險,也可計提專項準備,計提比例可根據其風險狀況自主確定。
金融企業以前對正常貸款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是根據其風險狀況在成本中列支的專項準備,不具有一般準備的性質。金融企業2004年底的專項準備餘額應該是根據資產風險狀況提取的,不應該出現多提或少提的現象。如果2005年底應保有的專項準備餘額大於2004年底專項準備餘額,可補提專項準備;如果2005年底應保有的專項準備餘額小於2004年底專項準備餘額,可轉回相應的專項準備。
二、關於一般準備金計提範圍問題
《辦法》明確規定,一般準備根據承擔風險和損失的資產餘額的一定比例提取。金融企業應嚴格按照《辦法》規定的範圍根據承擔風險和損失的資產餘額提取,不得僅對貸款餘額提取,也不得以扣除已計提減值準備後得資產淨額作為提取一般準備的基數。
三、關於設定一般準備過渡期問題
《辦法》規定,原則上一般準備餘額不低於風險資產期末餘額的1%,已經考慮了一般準備一次性到位的困難,因此一般準備2005年無法到位的,可以分年到位。為防範不可識別風險,金融機構應在3年左右提足一般準備,最長不得超過5年。
四、關於追溯調整問題
《辦法》與《金融企業呆賬準備金提取及呆賬核銷管理辦法》(財金[2001]127號)和《金融企業會計制度》關於呆賬準備計提政策是一致的,只是將有關政策加以細化,不是重大會計政策變更,因此不需追溯調整。
五、關於執行時間和範圍問題
為了保證金融企業財務政策的統一,真實反映財務狀況,向社會表明誠信,金融企業不得以任何理由和藉口,要求主管財政部門給予暫緩執行《辦法》的特殊政策。政策性銀行可以參照執行。
六、關於利潤分配順序問題
按照《公司法》的規定,企業在稅後淨利潤分配時,必須首先提取法定盈餘公積和法定公益金。金融企業可在提取法定盈餘公積和法定公益金之後提取一般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