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第2號――物資採購審計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物資採購審計的內容、程式與方法,根據《內部審計基本準則》及內部審計具體準則制定本指南。
第二條  本指南所稱物資採購審計是指組織內部審計機構及人員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及相關標準,按照一定的程式和方法,對物資採購各部門和環節的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等所進行的獨立監督和評價活動。本指南所稱“物資”是指組織在產品生產、基本建設和專項工程中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輔助材料、燃料、動力、工具、配件和設備等。
第三條  本指南適用於各類組織的內部審計機構、內部審計人員及其從事的內部審計活動。
第四條  物資採購審計的目的是改善物資採購質量,降低採購費用,維護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組織價值的增加及目標的實現。
第五條  物資採購審計是對物資採購全過程實施的監督和評價,是財務審計與管理審計的融合。物資採購審計的主要內容包括審計物資採購內部控制、採購計畫、採購契約、採購招標、供貨商選擇、採購數量、採購價格、採購質量、物資保管、結算付款以及物資採購期後事項等。
第六條  根據組織的管理模式和要求、物資採購業務量的大小、內部審計機構資源等的不同,物資採購審計可以採取項目管理式審計和過程參與式審計兩種模式。
(一)項目管理式審計是有重點、有目的地將某物資採購部門、環節或物資品種納入年度審計計畫,形成為特定審計項目,並實施相應審計程式的審計模式。大、中型規模的組織適合採用該模式。
(二)過程參與式審計是由專職內部審計人員參與監督物資採購的全過程或者部分重要過程,實現物資採購審計的日常化。小規模組織可以採用該模式。
第七條  內部審計人員有責任警示被審計單位關注物資採購的現有和潛在風險。
第八條  內部審計人員應具有物資採購管理的相關專業知識,熟悉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和組織內部有關規定,掌握物資採購內部控制原理,了解組織物資採購現狀和外部環境的變化。開展專業技術性較強的物資採購審計,內部審計機構可聘請外部專家參與。
第二章  物資採購前期審計
第九條  物資採購前期審計是從制定年度審計計畫開始到具體實施物資採購審計程式之前對各項審計工作作出的安排。其基本過程包括:
(一)編制年度審計計畫,確定審計對象。內部審計人員應綜合考慮以下各種因素:
1.重要性。選擇採購數量較大、採購次數頻繁、採購價格較高、採購價格變化頻繁、質量問題突出、長期積壓或短缺、在abc分類管理法下的a類和b類物資、民眾反映普遍、領導關注、內部控制薄弱和出現錯弊機率較高的部門、環節或物資類別等。
2.物資採購方案、內部控制的重大變化。內部審計應根據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變化,適時審查新的物資採購方案和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將其列入審計計畫。
3.改進空間。根據成本效益原則,內部審計人員應將工作改進空間較大、在增值性方面有潛力的物資採購部門、環節或物資類別確定為審計項目。
4.審計資源。
5.風險因素。風險因素可能來自組織內部或外部。組織規模、經濟業務性質、賬戶餘額大小、出現錯弊機率、物價變動幅度、技術變化速度、管理人員素質和能力、業務量大小等都是潛在的風險因素。一般而言,風險大的項目應優先作出審計安排。
(二)獲取與研究相關資料,制定項目審計計畫和審計方案。相關資料包括:
1、物資採購目標和計畫;
2、前期物資採購審計工作底稿;
3、組織資料,例如組織結構圖和工作說明、政策和程式手冊以及重大的組織系統變化等;
4、財務會計資料;
5、相關制度規定,例如採購政策、採購程式制度、授權審批制度、供貨商管理制度、財產接觸制度、契約或協定簽定制度、憑證管理制度和定價策略等;
6、外部信息資料,例如同行業相關資料、物價水平和變化幅度、技術變化程度和供貨商資料等;
7、法律性檔案。
內部審計人員應通過審閱資料、諮詢技術專家、進行分析性覆核、現場觀察物資採購流程、詢問等方法,研究相關背景資料,初步評價重要性和審計風險,進而制定適合本組織實際情況的物資採購項目審計計畫及審計方案。經適當管理層批准後,向被審計單位發出物資採購審計通知書。
(三)審查、評價內部控制。物資採購內部控制包括控制環境、風險管理、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以及監督五個要素。
1、採購控制環境。採購控制環境包括以下內容:董事會成員的知識和經驗豐富程度、獨立性地位、獨立董事所占比例、審計委員會的設定情況;管理者對待物資採購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採取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企業文化所塑造的員工基本信念、價值觀念、思維和行為方式;組織結構的適當性、權責劃分的明確性、獎懲的分明性、崗位設定的合理性、人員素質的適當性;組織人力資源政策的適當性等。
2、採購風險管理。採購風險管理包括物資採購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策略。風險識別包括檢查外部因素(如競爭、技術和經濟變化等)和內部因素(如員工素質、組織活動性質、信息系統處理特點等);風險評估包括估計風險的嚴重程度、評價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風險應對策略包括根據風險評估結果作出的迴避、接受、降低或分擔等風險應對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