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外語考試:為誰辛苦為誰忙

  不知從何時開始,英語加電腦成了現代社會高等人才的標準,無論你是在學校想要讀書深造,還是在單位想要晉升職稱,這兩關都是必須要過的。為此,電腦和外語教育就成了社會上兩項熱門的產業。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人對此標準的合理性提出過懷疑,人們奉行了“存在即合理”的原則,雖然很多人都走了這樣一條道路,放下考試,告別學校,英語便成了過去式。然而,近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深入思考人才的問題,對英語加電腦的人才標準質疑之聲也隨之多了起來,中國政法大學的何兵博士通過他的一些親身經歷,闡述了他對我國現行高等教育中外語考試制度的懷疑。

難以跨過的考試門檻

法庭上八面威風的法官,也有垂頭喪氣的時候。

三年前,我在山東為一批法官授課。課間閒談,法官們說:“聽了你們的講課,真是茅塞頓開。我們這些從事實務的人,太需要補充理論知識了”。所謂“茅塞頓開”,當然是客氣話,山東人的好客不僅表現在酒桌上,也表現在語言上。但他們的“太需要補充理論知識”,當是肺腑之言。而當我問他們:“你們能拿到學位嗎?”法官們一個個神情黯然,垂頭喪氣的,全然沒有法庭上指點江山的風采。“外語,何老師,外語太難了。我們三十好幾的人,平時工作那么忙,哪有時間死記硬背單詞?再說,考這些有什麼用?”據我所知,這個班一百多名學員中,順利通過外語考試並拿到學位的,寥寥無幾。

兩個月以前,我在河南為一批檢察官授課,同樣的一幕再次上演。課終收場時,我不由得對當今一些沒必要的外語考試大發了一陣感慨,話音剛落,下面的掌聲如潮湧來,-這可能是我教書生涯中,獲得的最熱烈的掌聲了。

掌聲因何而來?因為我說了真話,因為我揭示了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這就是,現行的研究生英語教育和考試制度,不僅勞民傷財,而且扼殺了人才。無論語言學家們和主考官們如何闡述外文的價值,都不能改變一個基本的事實,即對於大部分法官來說,外語對他們沒價值!這些置身在基層法院、中級法院乃至最高法院的法官們,終其一生也未必在法庭上用到外語。

在我國研究教育初創階段,研究生被定位於從事科學研究人員,招生數量極為有限,國家希望他們站在科研的第一線,希望他們嫻熟地掌握一門外語,以便借鑑國外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隨著時代的發展,研究生教育的目標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轉變,大部分研究生入讀的目的並非要從事理論研究,而是希望更深入地掌握一門專業知識。他們並非站在理論的前沿,而是站在實踐的前沿。他們時常面對的是老鄉而不是老外,他們真正需要提升的是漢語水平而不是英語水平。

教學回來的途中,我請教北大負責研究生教學的一位領導:“學校為什麼非要考他們英語呢?”他的回答是:“我們也不想考,曾經向國家教委提出意見,但他們不同意。”

讓誰歡喜讓誰憂

這就非常奇怪了。學生不願意學,學校不願意考,為什麼還非要考外語?古人說,學以致用。學習的目的就是用,連古人都明白的道理,為什麼在當代社會行不通?問題出在教學和考試制度。按我國現行體制,大學教學的必修課由國家教委規定,國家教委規定的必考事項,不管教師有何想法、學生有何意見,必考。由國家而不是學校規定必考課目,實則是計畫經濟的遺蹟,是對知識領域的一種國家計畫,即學生必須學什麼,教師必須教什麼,只能由國家行政部門通過命令的形式規定,它與經濟領域內的計畫經濟聲氣相通。在計畫經濟體制下,企業生產什麼,生產多少概由國家規定。經濟領域的計畫經濟已經受到徹底的清算,而知識領域的計畫管制至今仍然長盛不衰!就知識生產而言,學員需要什麼樣的知識,他們準備成為什麼樣的人才,學生最清楚-至少對研究生如此,他們自己有選擇權。學校應當給學生傳授什麼樣知識,教師最清楚,學校應當有選擇權,但他們都沒有發言權。

制度的背後是利益。據相關統計顯示,英語教育市場的年產值高達數百億元人民幣,相當於中國一個較發達的中等城市的年產值。在英語教育市場中,收入最穩定的是各類考試的主辦者。以職稱英語考試為例,每年的報名考試費、教材、參考書等加起來按200元算,400多萬報考者,費用就可達數十億。這些既得利益者營造了一種外語學習的氛圍,這就是“不懂外語就不是人才”。可是,曹雪芹懂外文嗎?雷鋒懂英文嗎?

請不要指責我刻薄,但即使有人指責我刻薄,我也要說一句大實話:外語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有人希望他重要,並以此使自己變得非常重要!

現行的研究生外語考試制度,使得許許多多希望深造的人望而卻步了,使得高校的生源枯竭了。我相信,如果將漢語和外文並列,供學生自行選考,我國的教育至少是研究生教育必將有長足的進步。這一改革利國利民,何樂而不為?

考試權力回歸高校

伴隨著外語的霸主地位是漢語的衰落。面對著大自然創造的人間美景,我們的古人嘆道:“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而我們今人呢?只會嘶啞著嗓子喊:“星星還是那個星星喲,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山也還是那座山喲,梁也還是那道梁……”我們的語言已貧乏到無法表達我們的感情了!

著名的文學家和語言學家梁實秋在《談考試》一文中說道:“對於身受考試之苦的人,我是很同情的。考試的項目多,時間久,一關一關地闖下來,身上的紅血球不知要死多少千萬。從前科舉考場裡,聽說還有人在夜裡高喊:”有恩的報恩,有怨的報怨!“那一股陰森恐怖的氣氛是夠怕人的。真有當場昏厥、瘋狂、自殺的!……我有一位同學,最怕考數學,一看題目,立刻臉上變色,渾身寒戰……

平心而論,考試就和選舉一樣,屬於“必要的罪惡”一類。在想不到更好的辦法之前,考試還是不可廢的。我們現在所能做的,是如何改善考試的方法,要求其簡化,要求其合理,要求其真正有利於選拔人才,不要令大家把考試看做為戕害身心的酷刑!

因此我以為,在外語考試方面,我們不妨這樣看:第一、企業應有經營自主權,高校應有教學自主權,國家應當保障高校的相對獨立性。課程的設定、考試的內容等屬於教學自主權範疇,主要應由高校自行決定。

第二、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即使有權規定一些必考課目,也應當通過聽證、論證等形式,聽取教育者以及被教育者的意見,與時俱變地進行調整,此屬於行政民主的基本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