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醫生被一道題難倒,題不難心“難”

新華社濟南3月9日專稿(記者王婭妮)好軍醫華益慰當選央視“感動中國2006年度人物”,患者稱他為“值得託付生命的人”。這位好醫生給我們帶來了久違的溫暖和震撼。

從前,醫生是“白衣天使”,如今,人們感嘆:好醫生為什麼越來越少?

“冬天給患者做觸診前應該做什麼”一道題難倒眾多醫生

“冬天給患者做觸診前應該做什麼?”一道題難倒了眾多醫生和準醫生。
 
其實答案很簡單:“應該先把雙手焐熱後再接觸病人的身體。”

說到這兒,從事臨床診療和醫學教育工作近40年的全國政協委員、山東大學醫學院教授孫靖中憂心忡忡。當被問及一個稱職、合格的醫生需具備什麼素質時,他的回答堅決利落:“首先要關心愛護病人,這是作為醫生首要的素質,甚至先於技術。”

孫靖中忘不了1968年從醫學院畢業後8年的基層鍛鍊生活,和同學一起到農民家會診的日子。冬天,知道他們要來,鄉親們先把屋裡燒得暖暖的,怕他們凍著;一有急診,顧不上吃飯就趕到農民家,老鄉會拿出自己捨不得吃的煮雞蛋款待他們。

30多年後,醫患關係遭遇醫患矛盾升級。糾紛、官司、打罵、搶砸,孫靖中經常目睹這樣的場面。“醫患關係發生激烈變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大夫沒有發自內心關愛病人,缺乏與患者溝通的能力。有的態度簡單粗暴,有的看不起基層患者。”

在孫靖中看來,我國目前的醫生培養模式中,技術的教授是重中之重,對醫患溝通交流藝術、敬業精神等整體素質的教育欠缺。孫靖中介紹,在台灣等地,醫學院一年級學生每星期要到病房當半天護工,體會病人的痛苦,學習照料病人。醫師資格考試中,敬業精神和醫患溝通能力占總分的30%,與理論、技能考試一樣重要。在美國,應試者回答有關醫患溝通藝術的問題時,一個問題不及格就意味著總分不及格。

作為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命審題委員會委員,孫靖中表示,今後要發揮考試指揮棒的作用,在醫學教育中把整體素質教育和臨床能力放在主要位置。

醫生一個淺淺的微笑,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貼心的問候,可以安撫病人脆弱的心靈,減輕病人的痛苦,讓病人鼓起勇氣。對醫生來說,做到這些並非難事,只要心中裝著患者,像對待自己的親人和朋友一樣。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就選擇了這份責任,面對的是生命的囑託。

有的博士生做闌尾炎手術成問題,甚至不能正確書寫病歷

不少患者告訴記者,如今看病得托熟人、找關係,知名專家太忙請不動,年輕大夫又讓人不放心。

孫靖中等專家曾對某地幾家大醫院從事心臟內科專業工作三年以上、並已獲得博士學位的醫生進行了一次專業基礎醫學考試,內容是專業工作應掌握的基本功──閱讀並分析心電圖。考試結果讓專家們大吃一驚:及格率僅為36.4%。

在長期醫學教育中,孫靖中發現,這樣的問題並不少見。有的博士生不會做基本的觸診,有的做個闌尾炎手術成問題,有的甚至不能正確書寫病歷。

這暴露了我國醫生培養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忽視操作技能的培養。“學生本科畢業後考了碩士再考博士,工作兩年以後就有資格晉升副主任醫師、副教授了,並沒有足夠的實踐經驗。”孫靖中說。雖然醫學專業有較長的實習期、見習期,但因為期間要忙著找工作、考研、寫論文,很多學生無法安心實習。

此外,不合理的評價和考核制度分散了醫生潛心於臨床診療的精力。甚至有醫生感慨:考核醫生,唯獨醫療不是硬指標。一位醫生介紹,自己承擔的工作有醫療、科研、教學三大塊。對教學課時有考核指標;科研更不必說,少了課題、論文和成果,個人很難有所發展;醫療質量反倒沒有硬指標,只要不出醫療事故就無關大局。

在這樣的考評體制下,很多醫生陷入無休止的所謂科研工作,“鑑定結果是國際先進,起碼也是國內先進,但在臨床中沒有產生實質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孫靖中說。

各種新型醫療設備的套用,使許多醫生放鬆了對基本技能的要求,甚至到了沒有設備就不會看病的程度。好在這種狀況正在改變,孫靖中表示,目前,醫學考試形式已由原來單純的理論考試發展到現在與臨床技能實踐考試緊密結合的兩大模組,考察實際操作技能的考題比例將大幅提高。

當醫生是為了什麼?治病救人不再是一些醫學生渴望成為醫生的理由,而是因為這個職業是碗“技術飯”,“吃香”,收入高。在目前的醫生培養和評價體系中,無法奢望醫生把工作重心放在患者身上。對他們來說,論文、成果、評獎、職稱一樣都不能少。在忙忙碌碌爭取這些東西的時候,患者失去了醫生更多的關注,醫生也失去了成為好醫生的機會。

在老百姓的抱怨聲中,醫生也有一肚子委屈

“天價”醫藥費、見死不救、回扣、紅包,提起醫生,不少人會想起這些關鍵字,救死扶傷、“白衣天使”、仁心仁術等漸行漸遠。左右醫生處方的,除了患者病情、經濟承受能力等因素,還有藥商的利益;醫藥費實行預付制,錢花光了馬上終止治療;凡是得了要“動刀子”的病,先得用紅包打點醫生……

老百姓抱怨醫德醫風江河日下,但醫生也有一肚子委屈,覺得自己的技術價值不能得到合理體現。作為教授、博士生導師、有著近40年從醫經驗的名醫,孫靖中坦率地告訴記者,每看一個門診病人,自己得到的報酬僅有1.6元,很多醫生戲稱,這錢還不夠理一次髮。

當前,大多公立醫院徒有“公立”的外殼。財政撥款不足,醫療收費不能提高,只能選擇以藥養醫,鼓勵醫生創收,甚至將創收指標層層分解到每位醫生。一位三甲醫院院長透露,自己所在的醫院去年得到的財政撥款僅占醫院支出的4%,僅職工工資一項,就有98%要靠醫院自籌,不創收無法生存。“遇到貧困病人,我們也想先救人再收錢,可有的患者一好轉就跑了。一年下來,醫藥欠費就得幾十萬元。按說這錢應該由政府承擔,卻得醫院背。”一家三甲醫院院長說。

醫乃仁術,這個訓誡代代相傳。不論身處什麼環境,時代如何變遷,醫者應該是仁德、博愛、良心的象徵。正像華益慰所說:“貪財圖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當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