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提基礎失真保監會急推中國精算師

保險償付能力監管的一塊“短板”——非壽險準備金管理辦法和非壽險精算報告制度,在2004年的歲末終於補齊。
2004年12月15日,保監會頒布《保險公司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管理辦法(試行)》(下稱“《試行辦法》”),並將於2005年1月15日起施行。非壽險的精算規定最終出爐,標誌著中國保險償付能力監管的制度建設已經基本完成。更為重要的是,新規有效地彌補了原來非壽險準備金計提中的漏洞。
向ibnr計提舊法開刀
準備金是保險公司為保證將來賠付,特別提取的一筆風險基金。準備金提取越充足,投保人的未來利益越能夠獲得保障。但是,作為會計核算中利潤的減項,準備金的提取會降低保險公司的當年利潤。
新規出台之前,非壽險準備金的提取,一般參考財政部1999年1月制定的《保險公司財務制度》。比如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按照自留保費的1/2提取,已發生未報案未決賠款準備金(英文縮寫“ibnr”)按不高於當年實際賠款額的4%計提等。
“客觀地說,這些標準在我國保險業發展的初級階段,是比較適合國情的。”保監會一人士說,“但隨著近年來保險業的快速發展和保險產品的創新,原來責任準備金的計提方法和標準已不適應非壽險業務的經營情況,與國際標準相比,方法也不夠科學,保險公司潛含著準備金提取不足的風險。”
對保險公司而言,也面臨著兩難的選擇。
近幾年來,財產保險規模高速增長,多數還沒有上市的財產保險公司都面臨著資本金不足或股東迫切要求盈利的壓力。
根據保監會的統計,截至2004年底,財產險保費收入達1089.9億元,同比增長25.4%。約占總保費收入的25.24%,增幅超過壽險。
同時,保監會也在不斷地強化償付能力監管。
“面對雙重壓力,財產保險公司有可能通過調整賬面賠付支出,利用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來達到滿足最低償付能力額度的要求。”一位資深精算人士說。
“實際操作中,常用的手法是通過賠付支出延遲和立案延遲。”上述精算人士說,“因為賠案的理賠延遲和報案延遲本身就客觀存在,所以實際上很難區分真正客觀的理賠延遲和人為‘惡意’調整的理賠延遲。”
一家成立近一年的財產保險支公司負責人私下稱,如果需要,可以在每年的最後一個季度故意壓案或延遲立案,人為地調整立案的速度,就可以減少最後一個季度的實際賠付支出額。這樣做的後果之一就是導致非壽險準備金的一個大類——ibnr的計提基礎失真。
但於保險公司而言,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
業務人員可以完成公司下達的各項賠付指標;而保險公司的管理層也能夠實現總公司設定的利潤目標;投保人則無非是晚一些時間獲得賠付。但是,這種行為引發的數據失真卻可能動搖監管的基礎。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在《試行辦法》中,保監會要求公司用兩種以上更為謹慎的精算方法提取ibnr,例如“鏈梯法”等。
“用‘鏈梯法’等精算方法提取準備金時,並不是簡單依據實際賠款為基礎,而是會參考過去一年中,12個月份賠案發生和賠款數額的變化趨勢,分析其中的相關性。”一位上海的精算人士說,這樣,一方面計提的準備金更為準確,另一方面也便於監管部門發現造假行為。
他舉例說,如果某保險公司造了假,一般而言,其第四季度的賠案就可能會出現異常減少,而這個異常變化通過精算報表能夠輕而易舉地被檢查出來。
提取比例不合理
計提基礎失真只是原制度的一個漏洞而已,實際上,原制度中至少有兩個準備金的計提比例都不盡合理。
非壽險準備金主要包括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和未決賠款準備金,其中未決賠款準備金分為已報案未決賠款準備金、ibnr和理賠費用準備金。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和ibnr都存在計提不足或者不準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