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英語專業八級證只能教少兒英語

高校英語專業教育面臨的尷尬事實:在全民學外語的大背景下,要招兩名翻譯老師,300多應聘者中卻沒有一人合格

“在新東方,我只能給少兒部的孩子講課!”手持英語專業八級證書的女孩秦夢,對自己足以讓別人羨慕的英語證書卻並不看好。

像秦夢這樣的例子還很多。我國著名翻譯專家、學者王振國告訴記者,他們曾想招聘兩名翻譯老師,但來自諸多外語專業機構的300多名應聘者中卻沒有一個人真正合格!

“一邊是全民高度重視英語教育,一邊是中國翻譯人才高達95%以上的缺口,快速發展的外語教育難以滿足翻譯人才的需要。”對此,王振國無奈而擔憂。而此前全國首屆翻譯大賽一等獎空缺,無奈下把二等獎頒給了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姚登南,似乎也再次印證了王振國的擔憂。

諾貝爾文學獎評審馬悅然說過,中國無人問津諾貝爾獎,關鍵原因是沒有好的英文譯本。一語道出了中國外語教育面臨的尷尬事實。

對這種現象,在中國外文局培訓中心擔任主任的王欣已經見怪不怪了:“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應試教育往往拋開了語言這門學問中真正的東西,變成了純粹應付考試了。”

舉個例子:現在的學校教育盛行這樣的“小智慧”――考試做選擇題時,如果給出a、b、c、d4個答案,那么選擇a、d正確的可能性最大,選擇b、c則成功幾率非常小。這種應試技巧雖說有些奇怪,但竟然屢試不爽,因而在學校中流行的速度很快。

有的學生從國小就開始學習英文,但接受的教學方法卻始終不變。在大學階段,學校的課程設定直到近年才有了翻譯這個科目,然而翻譯中的細分科目“中翻外”或是“外翻中”卻根本沒有,學生在學校幾乎沒有受到正規的翻譯訓練,到社會上難免不知所措,進而“無知者無畏”,翻譯出來的東西不知所云。

更為嚴重的問題是,大學裡教授翻譯課程的老師中不會翻譯的大有人在。“你聽說過桌球教練有不是桌球運動員出身的嗎?”上世紀80年代留學美國,已經是我國翻譯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委員的王振國反問。

另一方面,有些大學英語老師英語水平不錯,中文水平卻非常低。在王欣看來,語言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問,必須要與實際相結合,了解政治、經濟、時事、外交、歷史、地理等各方面的知識,尤其要學好自己的母語,才能架起中外文之間的橋樑。

他告訴記者,去年某大學的一名位英語老師來培訓中心學習。這是一個口語很棒的老師,但就是翻譯水平不高。王欣說,這個老師就是很典型的只懂得英語,中文的知識面卻非常狹窄。“現在全社會的英語水平從整體上說是提高了,但翻譯水平和質量實在令人憂慮。”王欣說。

學校方面,近幾年,高校師資非常缺乏。尤其是擴招以後,外語系都變成了外語學院,一個教授要帶30個研究生,老師更忙了。加之許多優秀的外文老師紛紛跳槽到外企尋求發展,導致近年來外語學院專業人才流失嚴重。即使留下的,也有很多不安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