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建造師: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方法

(5)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方法

1) 確定實驗室配合比所用的砂石都是乾燥的。
2) 施工配合比。

例題:在現場施工時,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根據(  )來調整後而成為施工配合比。
a、水灰比  b、砂子的含水率
c、石子的含水率  d、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e、水泥的含水率
答案:b、c

(6)混凝土運輸的主要要求和泵送混凝土

1)混凝土運輸的要求:
2)泵送混凝土:

例題:使用輸送泵來澆築混凝土時,為了減少混凝土與輸送管道之間的摩阻力可採用(  )的措施。
a、粗骨料優先選用卵石  b、限制粗骨料最大粒徑d與輸送管內徑d之比值
c、控制細骨料的級配  d、摻入適量的外摻劑
e、減小砂、石的含泥量
答案:a、b、c、d

(7)混凝土基礎、牆、柱、梁、板的澆築要求和養護方法

1)混凝土澆築要求:
①溜槽或串筒
②為了使混凝土能夠振搗密實,澆築時應分層澆築、振搗,並在下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上層混凝土澆築並振搗完畢。
③豎向結構(牆、柱等)澆築混凝土前,底部應先填50~loomm厚與混凝土內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澆築牆體洞口時,要使洞口兩側混凝土高度大體一致。振搗時,振動棒應距洞邊300mm以上,並從兩側同時振搗,以防止洞口變形。大洞口下部模板應開口並補充振搗。澆築時不得發生離析現象。當澆築高度超過3m時,應採用串筒、溜槽或振動串筒下落。
④在一般情況下,梁和板的混凝土應同時澆築。較大尺寸的梁(梁的高度大於lm)、拱和類似的結構,可單獨澆築。在澆築與柱和牆連成整體的梁和板時,應在柱和牆澆築完畢後停歇1~1.5h,使其獲得初步沉實後,再繼續澆築梁和板。
⑤施工縫的位置

例題:在澆築(  )構件混凝土時,在構件底部先填50-100mm厚的與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
a、牆  b、柱  c、板  d、梁  e、基礎底板
答案:a、b

2)養護方法。
①自然養護
②蒸汽養護
③對大面積結構可採用蓄水養護和塑膠薄膜養護。

例題:關於混凝土的自然養護,下面說法中(  )是正確的。
a.在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應在12h以內加以覆蓋和澆水
b.混凝土的澆水養護日期:矽酸鹽水泥、普通矽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於7d
c.混凝土的澆水養護日期:礦渣矽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於14d
d.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處於濕潤狀態
e.養護用水應與拌制混凝土用水相同
答案:a、b、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