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造師《電力工程管理與實務》考前輔導1-5(三)

2g311022  混凝土的基本要求及強度等級

1.混凝土的基本要求建築工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一般必須滿足以下四項基本要求: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易性是指施工時便於澆注振搗密實並能保證混凝土均勻性的性能。和易性包括流動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含義。 ①  流動性 ②  黏聚性 ③ 保水性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指標能全面的反映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一般常用坍落度來表示混凝土流動性的大小,混凝土黏聚性及保水性常根據經驗,通過試驗或施工現場的觀察來判斷。影響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用水量、水泥漿數量、砂率和添加劑。

(2) 強度混凝土經養護至規定齡期(天數),應達到設計要求的強度。包括抗壓、抗拉、抗彎及抗剪等,其中以抗壓強度為最高,它是結構設計的主要參數,也常用作評定混凝土質量的指標。為便於設計選用和施工控制混凝土,將混凝土按強度分成十二個強度等級。

(3) 耐久性硬化後的混凝土,應具有適應於所處環境條件下的耐久性,如抗滲性、抗凍性、抗侵蝕性、抗碳化性以及防止鹼一骨料反應等,使混凝土經久耐用。

① 抗滲性:它直接影響混凝土的抗凍性和抗侵蝕性。混凝土的抗滲性用抗滲等級表示。它是以28d齡期的標準試件,按規定方法試驗,以試件不滲水時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壓來確定。抗滲等級有六個等級,分別表示可承受0.2mpa、0.4mpa、0.6mpa、0.8mpa、1.0mpa及1.2mpa的水壓。

② 抗凍性:混凝土抗凍性常以抗凍等級來表示。混凝土的抗凍等級共分為七個等級。

③  抗侵蝕性:混凝土的抗侵蝕性取決於水泥品種及混凝土的密實性。

④ 碳化:當碳化深度超過鋼筋保護層時,即保護層已中性化,則在水和空氣作用下,鋼筋開始鏽蝕。鋼筋鏽蝕還會引起體積膨脹,使混凝土保護層出現裂縫及剝離等破壞現象。此外,碳化還能引起混凝土收縮(即碳化收縮),易使混凝土表面產生微細裂縫。 ⑤ 鹼一骨料反應:發生鹼一骨料反應的必要條件有三:一是水泥中鹼的含量大於0.6%;二是骨料中含有活性氧化矽;三是存在水分。(4)經濟性在保證上述三項要求的前提下,混凝土中各項材料的組成應該經濟合理,應儘量節省水泥,以降低成本。

2.混凝土的強度等級

① 混凝土的立方體抗壓強度與強度等級。混凝土的試件是用邊長為150mm的立方體,在標準條件(溫度20±3℃,相對濕度90%以上)下,養護到28d,測得抗壓極限強度值來確定的。混凝土按立方體抗壓強度劃分為12個強度等級。 ()提供

② 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只有抗壓強度的1/20—1/10,隨著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提高,比值有所降低,這是因為抗拉強度不及抗壓強度提高得快。

③ 水灰比和水泥強度。配合比相同的條件下,所用的水泥強度等級越高,製成的混凝土強度也越高。當用同一品種及相同強度等級水泥時,混凝土強度等級主要取決於水灰比。適當控制水灰比及水泥用量,是決定混凝土密實性的主要因素。

④ 溫度和濕度。混凝土的硬化,關鍵在於水泥的水化作用,溫度升高,水泥水化迅速加快,因而混凝土強度發展也快;反之,溫度降低,水泥水化速度降低,混凝土強度發展將相應遲緩。周圍環境的濕度對水泥的水化作用能否正常進行有顯著影響,濕度適當,水泥水化便能順利進行,使混凝土強度得到充分發展。如果濕度不夠,混凝土會失水乾燥而影響水泥水化作用的正常進行,甚至停止水化。水泥的水化作用未能完成,使混凝土結構鬆散,滲水性增大,或形成乾縮裂縫,嚴重降低了混凝土強度,從而影響耐久性。

⑤ 齡期。混凝土在正常養護條件下,其強度隨著齡期增加而提高。最初7~14d內,強度增長較快,28d以後增長緩慢。()提供 

例題:混凝土的立方體抗壓強度是用邊長為150mm的混凝土立方體,在標準條件(溫度20±3℃,相對濕度90%以上)下,養護到(  )天,測得抗壓極限強度值來確定的。

a、7天  b、10天  c、28天 d、30天

答案: c

例題:建築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一般必須滿足的基本要求是(  )。

a、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b、強度  c、耐久性  d、經濟性 e、抗滲性

答案: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