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稱考試解題思路點撥篇一

主觀題是考生面臨的最大困難,它是考核考生是否對會計核算內容有全面、透徹的理解和是否能夠靈活、綜合的運用。考生除了要掌握各個章節基本會計核算內容之外,還要有跨章節思考的意識,要明確各章節的連帶關係。經常有學生問我,怎么樣去複習才能應對主觀題。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多看書多做題”:“多看書”是為了掌握教材中有關會計核算方法,“多做題”是為了參加考試時有“動手”能力,否則就會出現考生們所說的拿到試題不知道如何去解題的現象。 

本書中的提高篇里集中了一些章節的計算分析題和綜合題,有些是我為考生展示的可能出現的考點集合,有些則是歷年考試中一些經典原題的變形,為的是讓考生感受考試的真實難度和考點落點。 

鑒於篇幅的關係,下面我只對考生面對跨章節綜合題典型考點的解題思路提出建議: 

1.備抵法核算壞賬損失的核算問題。備抵法包括的方法:應收款項餘額百分比法;賬齡分析法;銷貨百分比法,此外還可以採用個別認定法。注意問題:(1)計提壞賬準備會計處理。“壞賬準備”科目在期末時,如有餘額,一定為貸方餘額,並且等於本期估計壞賬損失,即期末應收款項餘額乘以估計壞賬百分比或根據確定的方法按各類賬齡分別估計的壞賬損失,各期估計壞賬損失應同賬面上原有的壞賬準備進行比較,並調整“壞賬準備”科目使之與估計的本期壞賬準備相符。為此在核算時應先確定“壞賬準備”科目期末餘額,然後再確定本期應計提的壞賬準備數額。無論哪種情況,在調整“壞賬準備”科目餘額後,“壞賬準備”科目貸方餘額應正好等於本期所估計的壞賬準備數額。(2)需要說明的是,採用賬齡分析法計提壞賬準備時,收到債務單位當期償還的部分債務後,剩餘的應收賬款,不應改變其賬齡,仍應按原賬齡加上本期應增加的賬齡確定;在存在多筆應收賬款、且各筆應收賬款賬齡不同的情況下,收到債務單位當期償還的部分債務,應當逐筆認定收到的是哪一筆應收賬款;如果是確實無法認定的,應按照先發生先收回的原則確定,剩餘的應收賬款的賬齡按上述原則處理。(3)備抵法下轉回的處理。如果已確認並轉銷的壞賬以後又收回,則應按收回的數額,先編制“還原”會計分錄,以恢復企業債權並沖回已轉銷的壞賬準備數額,借記“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壞賬準備”科目,然後再編制正常收回款項的會計分錄,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科目。(4)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採用賬齡分析法、餘額百分比法等方法的同時,能否採用個別認定法,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某項應收賬款的可收回性與其他各項應收賬款存在明顯的差別(例如債務單位所處的特定地區),導致該項應收賬款如果按照與其他應收賬款同樣的方法計提壞賬準備,將無法真實地反映其可收回金額的,可對該項應收賬款採用個別認定法計提壞賬準備。在同一會計期間內運用個別認定法的應收賬款應從用其他方法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賬款中剔除。 

【示範題10】甲企業採用備抵法核算壞賬損失,並按應收賬款年末餘額的5%計提壞賬準備。2003年1月1日,甲企業應收賬款餘額為3000000元,壞賬準備餘額為150000元。2003年度,甲企業發生了如下相關業務: 

(1)銷售商品一批,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價款為5000000元,增值稅額為850000元,貨款尚未收到。 

(2)因某客戶破產,該客戶所欠貨款10000元不能收回,確認為壞賬損失。 

(3)收回上年度已轉銷為壞賬損失的應收賬款8000元並存入銀行。 

(4)收到某客戶以前所欠的貨款4000000元並存入銀行。 

要求: 

(1)編制2003年度確認壞賬損失的會計分錄。 

(2)編制收到上年度已轉銷為壞賬損失的應收賬款的會計分錄。 

(3)計算2003年末“壞賬準備”科目餘額。 

(4)編制2003年末計提壞賬準備的會計分錄。 

(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元表示)(2004年試題) 

【答案】 

(1)2003年度確認壞賬損失 

借:壞賬準備 10000 

貸:應收賬款 10000 

(2)收到上年度已轉銷為壞賬損失的應收賬款 

轉銷的壞賬又收回 

借:應收賬款 8000 

貸:壞賬準備 8000 

借:銀行存款 8000 

貸:應收賬款8000 

(3)2003年末“壞賬準備”科目的餘額=(3000000+5000000+850000-10000-4000000)×5%=4840000×5%=242000(元) 

(4)2003年末計提的壞賬準備=24.2-(15+0.8)+1=9.4(萬元) 

借:管理費用 94000 

貸:壞賬準備 94000 

2.固定資產核算問題。這類題目一方面要求計算並編制購建固定資產的會計分錄,另一方面要求採用固定資產的雙倍餘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有時還要求編制固定資產處置的會計分錄。注意問題:雙倍餘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兩種方法的不同之處:在雙倍餘額遞減法下,在規定折舊年限內需要進行折舊方法的轉換,即從倒數第二年起改用直線法;而採用年數總和法則不需要進行方法的轉換。在雙倍餘額遞減法下,在不需要改用直線法折舊的各年,其折舊基數是固定資產淨值,即固定資產原值減去累計已計提折舊額,沒有扣除預計淨殘值;而採用年數總和法時,其折舊基數是固定資產應計提折舊總額,即固定資產原值減去預計淨殘值,已經扣除預計淨殘值。在雙倍餘額遞減法下,在不需要改用直線法計提折舊的各年,其折舊率是固定不變的,而與折舊率相乘的折舊基數則是逐年遞減的;而採用年數總和法時,其折舊率是逐年遞減的,而與折舊率相乘的折舊基數則是固定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