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附表理解不明晰現金流量表編制的四大誤區

簡介: 在編制現金流量表時,有些企業容易進入以下四大誤區:一是沒有劃清“企業的往來資金”中經營性與籌資性的界限;二是對“利息收入、支付的金融機構手續費”填列“一刀切”,三是“四險一金”及個人所得稅列入“支付的各項稅費”,四是對附表中“預提費用”和“存貨”的理解不明晰。

在編制現金流量表時,有些企業容易進入以下四大誤區。

誤區一:沒有劃清“企業的往來資金”中經營性與籌資性的界限

例:a公司向b公司借入100萬元,收到銀行存款,不久,a公司向b公司償還80萬元,已用銀行存款支付。

對於a公司,大部分企業在編制現金流量表時將往來資金當作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即將借入資金100萬元列入“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償還80萬元列入“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也有少部分企業當作是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即將借入資金100萬元列入“借款所收到的現金”,償還80萬元列入“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

對於b公司,大部分企業在編制現金流量表時將往來資金當作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即將借出資金100萬元列入“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收到資金80萬元列入 “收到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但忽視了以下原則:

1.集團內部母公司與子公司、子公司與子公司的資金往來均應當作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因為這樣利於母公司編制合併現金流量表;

2.企業向其他企業借入的資金,如果金額較大,引起企業的債務規模及構成發生較大變化的,企業可以將借入資金與償還資金當作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如果借入的資金金額較小,或者企業與關聯單位、關係客戶的資金往來比較頻繁,會導致企業有時是債務人,有時是債權人,企業應將借入資金與償還資金當作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3.企業的借入資金無論當作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還是籌資活動的現金流量,都要注意償還的口徑與借入的口徑在填列現金流量表時要一致;

4.對於b企業,如果拆出資金要收取a公司的利息,並收取的利息比較大,可以將拆出資金、收回資金和利息當作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除此之外應作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