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財務管理1998-2004年考題考點整理

1、現金預算
  a、2003計算,編制11月份的現金預算(請將結果填列在答題卷第2頁給定的“11月份現金預算”表格中,分別列示各項收支金額)。
  b、98年綜合,(1)確定下年度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和新增借款數額;
  (2)預測下年匿稅後利潤;
  (3)預測下年度每股盈利。
  考點:現金預算的編制,注意和現金流量表的結合。注意購貨現金支出要在算出銷售成本的情況下結合期初期末存貨算出,當年的銀行借款利息支出要做到現金多餘或不足欄去考慮,不做到現金流出欄去(我這樣做了),同時,考慮所得稅支出時,用的是給出的預計數,不要用利潤去*(1一稅率),切記!

  2、產品成本計算
  a、2003年,聯產品成本計算(當年新增),(1)分配本月聯合生產成本;(2)確定月未產成品存貨成本。6分,考點,注意和會計知識的適當結合。
  b、2002年計算,計算填列“第一車間甲產品成本計算單”、“第二車間甲產品成本計算單”和“甲產品成本匯總計算表”。考點,採用定額材料費用比例與分步法結合分攤完工產品成本,後附的標準答案好向有錯,不平,注意期初+本期投入=本期產成品+在產品的利用

  c、99年計算,按約當產量法分別計算本月完工產品成本和在產品成本總額。可以合併計算人工費、製造費用在本月完工及月末在產品的分配。
  d、2004年估計會在這齣約當產量法的計算題。
  3、應否改變信用政策?
  a、2003計算,假設該投資要求的必要報酬率為8.9597%,問公司應否改變信用政策?6分
  b、2001計算,計算甲和乙兩個放寬收帳政策的備選方案
  c、99年計算,計算為使上述變更經濟上合理,新增收帳費用的上限(每年按360天計算)
  d、2004年估計最多這種題型就是出單選題。
  4、每股收益、經營槓桿、財務槓桿和總槓桿、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第九章
  a、2003年綜合,(l)計算三個方案下的每股收益、經營槓桿、財務槓桿和總槓桿);(2)計算第二方案和第三方案每股收益相等的銷售量;
  (3)計算三個方案下,每股收益為零的銷售量;
  (4)根據上述結果分析:哪個方案的風險最大?哪個方案的報酬最高?如果公司銷售量下降至30000件,第二和第三方案哪一個更好些?請分別說明理由。12分

  考點:槓槓的計算、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的計算。
  b、99年計算,(1)計算兩個方案的每股盈餘;簡單,一句話
  (2)計算兩個方案的每股盈餘無差別點息稅前盈餘;x=340萬元
  (3)計算兩個方案的財務槓桿係數;2和1.25
  (4)判斷哪個方案更好。太簡單
  c、2000年綜合,(1)計算按不同方案籌資後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填列答題卷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計算表”)。
  (2)計算增發普通股和債券籌資的每股(指普通股,下同)收益無差別點(用營業利潤表示,下同),以及增發普通股和優先股籌資的每股收益無差別點)
  (3)計算籌資前的財務槓桿和按三個方案籌資後的財務槓桿。
  (4)根據以上計算結果分析,該公司應當選擇哪一種籌資方式?理由是什麼?
  (5)如果新產品可提供 1000萬元或4 000萬元的新增營業利潤,在不考慮財務風險的情況下,公司應選擇哪一種籌資方式?
  考點:第九章資本成本結構,差點在四、五給搞了一下,“如果新產品可提供 1000萬元或4
  000萬元的新增營業利潤,在不考慮財務風險的情況下,公司應選擇哪一種籌資方式?”要看清是新增,因此實際在圖上要折成2600萬元和5600萬元來看;債券和優先股的每股收益分析圖顯示,任何ebit,債的每股收益總是優於優先股,主要還是在債和普通股之間進行比較,債和普通股的無差別點是2500萬元,債和橫軸的交點始終是在普通股之後經(它要扣利息),因此當ebit大於兩者的無差點2500萬元時,都是選債的每股收益會更高,這個結合每股收益圖來看最直觀;另外注意,每股收益無差別點都是指ebit息稅前利潤。

  5、項目的淨現值
  a、2003年綜合,13分
  (1)計算評價該項目使用的折現率;
  (2)計算項目的淨現值(請將結果填寫在答題卷第14頁給定的“計算項目的淨現值”表格中,不必列示計算過程);
  (3)假如預計的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固定資產殘值、淨營運資本和單價只在+-10%以內是準確的,這個項目最差情景下的淨現值是多少(請將結果填寫在答題卷第15頁給定的“試算最差情景下的淨現值”表格中,不必列示計算過程)?

  (4)分別計算利潤為零、營業現金流量為零、淨現值為零的年銷售量。
  b、2000年綜合,要求:計算淨現值為零的銷售量水平(計算結果保留整數)。
  考點,第五章投資管理,淨現值的計算。注意分初始階段、經營階段、結束階段分別來算更不容易搞錯,第二階段=(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單價*(1-稅率)-固定成本*(1-稅率)+折舊*稅率,注意,這裡也可以問“淨現值為0時的年限是多少,這時,要用年限試誤法,結合折舊未提足可抵稅引起現金流入來計算年限”。

  c、99年計算,假設利潤分配不改變市淨率,公司按每10股送1股的方案發放股票股利,股票股利按現行市價計算,並按新股數發放現金股利,且希望普通股市價達到每股30元,計算每股現金股利應是多少。

  利用市淨率不變和已知市價,先推出每股淨資產,再*新股數220萬股,得出發放股利扣的權益,扣減發前的權益,就是發放現金股利數,再除非220股,即得。
  6、存貨占用資金——結合經濟進貨批量
  a、2002年計算,注意保險儲備量的測試從13測到15,分別是1、2、3台,15不要漏了。
  b、2000年計算,計算分析該商店應否調整經營的品種(提示:要考慮資金占用的變化)。
  考點:第六章流動資金管理經濟占用量,同2002年計算題有點向,注意資金占用是按經濟進貨批量的二分之一*進貨單價*年利率得出資金占用的變化,可按總量計算兩方案的收益差再作比較,不難,屬送分的。

  c、98年計算,(1)最優經濟訂貨量為多少?套用公式
  (2)存貨水平為多少時應補充訂貨?=日需求*到貨時間+保險儲備量
  (3)存貨平均占用多少資金? 批量/2占用資金+保險儲備占用資金。 (本題4分)
  考點:經濟批量,沒有難度。
  d、2004年初步估計會在這齣存貨經濟批量的計算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