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理管理是如何在小型企業中發揮作用的思考

  產品質量是策劃出來的,是生產出來的,這個問題在一般企業管理者心中都是明白的,但多數企業仍然停留在產品生產出來後,靠檢驗來維持產品的合格率;真正能在策劃和生產之前如何讓質量管理介入,還是很多企業目前比較困惑的,特別是我縣小型企業較為集中,在這類企業中,普遍存在設計人員資源不足,能在生產前就導入質量管理顯得更為主要。目前,在小型企業中,一切質量問題都是老闆說了算,而老闆們往往多數處於專業知識較貧乏。本文的目的在於幫助一般小型企業在質量管理工作薄弱,技術策劃能力不足的狀態下,如何在產品立項前和產品生產的過程中導入質量管理的觀念。,指導企業作出一些實際操作性強,企業完全能做到的方法,所以,本文對於在先期策劃中常使用的fmea、cp、spc、msa等策劃和控制手段不做深入的探討。如下是作者在十年的技術管理中得出的一些體會:

  1 立項的質量管理;目前我縣企業老闆在產品的立項上,都是憑感覺,只注重表面,如原材料成本,工人工資,低值易耗,運費,及其它一些成本攤消。倚仗著我縣產業鏈的完整,生產出無數形似而根本無法使用的產品。僅指彈簧一例:多數廠家都是一件樣品或性能參數全無要求的一張圖紙給生產廠家,任由生產廠家做出一形似的產品,就可以裝配在產品上。產品性能如何能達到要求。要解決此類問題只需做到。

 1)委外廠商的選擇;在考查供方時,重點注意供方的產品檢測手段,如檢測設備等硬體的缺乏,做出來的產品他自己都不知道結果,你還能相信他嗎? 

 2)外加工時,利用專業廠家的優勢,要求外協廠家按樣品生產前,需對樣品進行性能測試,並對其檢測結果作出質量承諾。3)作為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供方,應完全清楚所提供的產品定義,一方面是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向客戶介紹產品生產過程中要點和關鍵特性,加強客戶對自身的信任,發展潛在的客戶,努力提高市場占有率。另一方面,利用客戶的設計開發的技術資源,接受客戶的指導,利用客戶已有的工藝,工裝、模具,檢具等,達到客戶的技術要求。與客戶互惠互利,共同前進。筆者在對供方作第二方審核時,就曾遇到過供方拒絕審核方進入生產現場的情況。這種自負表現不僅僅是不符合質量體系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封閉了自己。拒絕接受幫助的後果只能是倒退和落後。千萬不要害怕自己的工藝方法被別人學去。 

3)最高管理者對質量管理人員職責範圍內的工作態度也是決定產品質量的關鍵,對於質量管理人員,除非你不想得到非預期的效果,否則就不能隨意干涉質量管理人員的工作。因為在你任命他(她)擔任此工作時,就應該並已經授與他(她)進行管理的權力。對於產品的非預期質量問題,只能通過與客戶的溝通,得到客戶的支持,製成品讓步接收,在制品質量問題請求客戶幫助來解決,而不是置質理管理人員的結輪不顧,隨意降低質量要求,以僥倖態度放行產品。 

2過程的質量管理:在項目確定後,對產品的確切定義是關鍵的第一步。很多企業進行產品模仿時,僅知道該產品用在哪裡,其主要功能是啥,對於產品的性能參數,使用環境,安裝要求,全然不知,更不用說產品的標準化,可維修性,可互換性要求等,更時一無所知。盲人瞎馬,僅憑膽子大,製造出來的產品結果就是中看不中用,完全失去產品使用價值,賣多少,退多少,所有投入血本無歸。對此,我們在定義產品時,如果是按客戶要求製造的產品。 

 1) 按圖製造。此類產品質量較易把握,技術要求明確。關鍵管理放在原材料是否能按要求,因為產品生產出來後,材料是產品不可逆轉的因素。特別是代用或替換材料 ,必須經客戶認可,千萬別僅憑自己的感覺,認為替換材料與原要求材料只有細微差異,就冒然替換,由此引起的批量報廢很多,甚至引起索賠。 

 2) 按樣品製造,此種情況較為複雜。(這也是當前很多小型企業的新品開發途徑),除了前面所要對產品的各項參數完全定義外,必關注的關鍵點是;原材料確認:裝配關係界定:檢測手段完備。

 3)、工藝順序的確定;關鍵點為持殊特性完成的順序,常稱為特性矩陣圖,以及哪道工序相對哪個特性有影響,確定產品特殊特性完成的順序是至關重要的。 

 4)、職責的確定,在我縣許多小型企業中,職責的範圍含糊不清,一個產品從投入到成品產出,生產和質量都由一個帶班師付進行管理。這是一個產品質量管理的太忌,不管企業多小,生產和質量必須由不同的人進行管理,除非生產參與者只有一個,否則就應明確各自的職責和許可權,由於職責和許可權不明確,造成產品的批量報廢現象各個企業均有發生,其關鍵就是沒有明確的責任人,向最高管理者報告企業在運行中已經出現的不良現象和可能發生的潛在問題。 

 5)人員的培訓,在質量管理中,培訓工作從頭到尾的貫穿於整個生產過程,涵蓋面應該是全員的,作者就曾在工作中遇到過由於轉運工人,因工藝流程不熟,將本應運入c序的產品,誤運到f序,(生產線不是專為此產品設計的),由於b工序漏加工,基準未達到要求,至使產品批量報廢。由此可見就是物流人員培訓也是重要的,所以質量管理是一個全員參與的要求,不是只可說說而已的事。在小企業中,培訓的方法完全可以是老員工培訓新員工,在產品投入生產之前,由帶班師付對所有員工講清每工序的關鍵要求和質量指標。儘量採用如:不能裝夾,不能通過,不能作業等防錯手段,使整個產品質量能在整個過程中得到控制,從而不僅是降低了檢測成本,也能使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