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在投資控制中的聯動效應

 21世紀的內部審計,正歷經著實質性的變化。它被定義為一種獨立、客觀的保證工作與諮詢活動。它的目的是為機構增加價值並提高其運作效率。

  固定資產投資存在兩種極端可能:投資成功,可以促進經濟發展、振興一個企業;也可能潛伏導致企業經營失敗的致命危機。

  內部審計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將固定資產投資控制納入視野。固定資產投資控制以建設項目全過程各階段的運作為主線,實施一以貫之的審計保證和服務;以“參與合作式”的新型工作方式為紐帶,加強各個環節的協調;以風險審計、內控審計、效益審計為主要內容,幫助組織提高運作效率,實現“增值”審計,在共同實現建設項目質量、工期、效益三大目標中實現聯動效應。

  什麼是聯動?我們給它一個定義:它是指兩個以上的不同組織,為了實現共同的總體目標聯手、協調地運作。這種運作產生的效應是一種積極的合力效應。

  1、在決策環節的聯動。決策對企業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我們內部審計在該階段的工作是參與可行性研究,並以類似工程的評估信息直接為決策提供支持。對以下四個方面的關注,將直接提高內審層次和效率:

  一是正確處理決策科學化與監督制度化的關係。對決策的監督是為了提高國有資產運營質量,共同維護國有資產權益,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二是正確處理質量效益型發展戰略與規模數量擴張的關係。國企要擺脫困境,單純地追求規模和數量的擴張是沒有出路的,必須是有質量、有效益的發展。

  三是正確處理引進設備水平與設備國產化的關係,力求節約外匯和降低項目投資。

  四是正確處理市場研究、技術研究和效益研究的關係,著力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

  2、在籌資環節的聯動。籌資被稱為建設項目的“命脈”運作。建立起一個生財有道、聚財有度、用財有禁、理財有方、調控有力並能承擔項目風險及保證市場競爭力的資金運作機制,是企業應對籌資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果的關鍵,也是內部審計評價其效益性的標準。

  在各類籌資方式的選擇中,內部審計以籌資成本、籌資風險、機動性大小、籌資方便程度為審計的評價原則。同時,關注資金籌集、運用、償還、評估全過程運作程式的合規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3、在設計環節的聯動。設計是建設項目的靈魂,是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紐帶。它對項目成功的影響舉足輕重。內部審計首先是直接參加初步設計評審,將優選設計單位和設計方案的選擇作為質量控制的關鍵;其次,對限額設計的完善提供新的視角,提出限額設計必須對類似工程進行深入剖析,以解決價值過剩的問題。三是通過測試設計管理流程,提高設計本身的進度。四是我們對設計變更、勘察質量索賠進行審計監督。

  4、在風險管理環節的聯動。風險審計是內部審計在較高、較深層次上的運作。內部審計在實施日常審計中識別各類風險,通過審計調查,尋找風險,為管理當局確定項目管理的重點和難點提供依據。

  為了應對風險,內部審計提倡業主統一保險。因為統一保險對整個工程的風險管理和風險轉嫁有充分的控制權,可防止保險多頭辦理而造成的保障重複或保障脫節,可以節約保險費支出。但選擇保險公司必須慎重,應嚴把契約審查關。同時要關注出險報案的及時性,關注理賠的到位情況。

  5、在招投標環節的聯動。業主成功的招標可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質量,遏制腐敗,提高項目的效益性。而形形色色的違規操作又將破壞實現這一效益的秩序,打擊公眾的信心,動搖招標的權威性。因此,內部審計將招標各部位的程式視為關鍵線路上的結點加以重點控制。

  內部審計一方面鮮明揭示來自管理層及形式主義的威脅是種種違規操作的根源,並堅決查處;另一方面,從成本效益原則出發,提出標段劃分、報價澄清、企業環境等大量建設性措施並付諸實施。

  6、在契約簽訂環節的聯動。契約是平等經濟主體之間的協定。契約審計是內部審計從源頭把關之舉。簽約前的審計主要指程式性評審和契約文本評審,以保證契約的合法與合規;契約履約中的審計主要是檢查契約是否得到全面執行,診斷契約履行中的偏差,降低風險;契約終結時的審計,一是劃清契約管理的責任界限,二是追究契約管理失誤的經濟責任,三是完善示範文本的內容。

  7、在設備、材料採購供應環節的聯動。占工程總造價60%以上的物資採購歷來是“兵家必爭”的。工程採購與各類專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密切銜接將提高採購的效益性。反之,將造成企業利益在所有接口部位源源流失……因此,內審在採購供應方面投入的重點,不再是環節的本身,而是一個環節與另一個環節的接口。以審計的關注點“前移半步”為特徵的“縱向到底的源頭審計法”、“橫向到邊的終點審計法”、“採購與應付款的內環審計法”、“跨越部門及專業的外環審計法”,已跳出了傳統的管理,將“循環論”運用得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