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成考專升本備考之大學語文記敘文材料

1、學習目標:

本部分共13篇文章,其中文言文7篇,白話文6篇。精讀課文7篇,泛讀課文6篇。通過13篇記敘文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1)記敘文的有關基礎知識;(2)提高分析閱讀記敘文的能力;(3)了解掌握有關作者與專書的知識。其中第2點是學習的重點。

2、學習建議:

(1)學生在學習時一定要認真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透,熟練掌握課文內的內容。這點十分重要。有的學生過於依靠練習,課文沒有讀熟,就急急忙忙去做練習,結果本末倒置,沒有掌握這門課的知識,所以要在讀課文上面下功夫。 (2)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要認真體會,鑽研課文後面的“提示”。“提示”使學生掌握知識的一把鑰匙,考試的試題大都從“提示”中出。

(3)要認真閱讀這一部分後面的《記敘文的特點與寫作》,掌握記敘文的基礎知識。

3、學習要點與難點

具體課文的要點與難點見課文的《學習要點與難點》。

記敘文部分總的要掌握的重點是,要掌握並靈活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及修辭方法。

順敘: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進行敘述。如,《鄭伯克段於鄢》,《背影》;

倒敘:把人物,事件的結局,或者人物經歷,事件過程最精彩,突出的

片斷放到前面來寫。如《馬伶傳》。

敘述

插敘:在敘述的過程中,停頓下來,插入另外一段事情,然後再把原敘述的事情接著寫下去。如《愛爾克的燈光》。

平敘:在一篇文章中,記敘兩件或兩件以上的同時發生的事情,、。如《張中丞傳後序》。

肖像描寫:具體描寫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姿態,神情,

服飾等等

語言描寫:具體描寫人物的獨白,潛台詞,說的話。

人物描寫

行動描寫:具體描寫人物的行為與動作。

心理描寫:具體描寫人物的想法,聯想,想像,看法。

描寫

細節描寫:具體描寫最能展現人物內心世界與性格的細小環節。如《張中丞傳後序》,對南霽雲的描寫。

自然風光描寫:對山水景物的描寫。如《始得西山宴遊記》

環境描寫

社會環境描寫:事件發生的場所,人物活動的背景。如《香市》。

直接抒情: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直接公開表白自己的感情。一般不多見。

借景抒情;如《往事》

間接抒情借事抒情:如《愛爾克的燈光》。

借理抒情:如《張中丞傳後序》。

《鄭伯克段於鄢》(重點課文)

《作家作品》

《左傳》又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是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為春秋時期魯國的左丘明所著。

記述春秋時期列國之間的矛盾與爭鬥。

《主旨》

本文通過記述鄭莊公與其弟共叔段爭權奪利,最後兵戎相見,骨肉相殘的歷史事件,揭露了統治階級的殘酷無情和虛偽卑鄙。

《疑難辭句》

1,亟請於武公。亟:數次。

2,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不過:不超過;參國:三分之一國都。

3,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貳:兩屬,西鄙與北鄙這兩座城市既聽莊公的命令,也要聽共叔段的命令。

4,不義不昵,厚將崩。昵:親近;厚:土地擴大。

5,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完:修治完。聚:積聚;甲:盔甲;卒:兵卒。乘:戰車。

6,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隧:動詞,挖隧道;

7,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一個國家受不了兩個人的統治,君王將對他怎么辦?

8,姜氏何厭之有?厭:滿足。

9,愛其母,施及莊公。施:影響,推廣。

《課文翻譯》

當初,鄭武公從申國娶來了妻子,名叫武姜。武姜生了莊公和共叔段。莊公出生時逆生難

產,使姜氏受到驚嚇,所以給他取名叫寤生,於是姜氏就很討厭他,而偏愛共叔段,想立他為太子,她屢次向武公請求,武公都沒有答應。

等到鄭莊公繼了位,姜氏首先為共叔段請求以“制”為封地,莊公回答說:“制這個地方,是非常險要的城邑,虢叔就死在那裡,要其他的城邑我都從命。”於是姜氏要了“京”這個地方,莊公讓共叔段居守在那裡,稱他為京城大叔。大夫祭仲對鄭莊公說:“都邑的城牆超過二百雉(高一丈,長三丈為二雉),那可是國家的禍害呀。古代聖王的規定:大的都邑不能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超過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過九分之一。現在京不合法度,不是古代聖王的制度,您將要承受不住了。”莊公回答說:“姜氏要這樣做,我怎么能躲避這災禍呢?”祭仲回答:“‘姜氏有什麼滿足!不如及早給共叔段安排個地方,別讓他的勢力發展蔓延。一旦蔓延起來,就難以對付了;蔓延的雜草尚且不能根除,何況是國君受寵愛的弟弟呢?”莊公說:“多做了不道義的事,一定會自蹈死地的,你姑且等著瞧他栽跟頭吧。”

不久,大叔又使京城西部和北部的邊邑明屬莊公暗屬自己。公子呂說:“一個國家不能忍受有兩個君主,您將要對他怎么辦呢?要把君位讓給大叔的話,我請求去侍奉他,如果不給他,那我請求除掉他,不要讓百姓產生二心。”莊公說:“用不著,他將要自己趕上災禍。”大叔又將原來兩屬的地方公開作為自己的郡邑,擴大領地一直到廩延。子封說:“可以(動手)了,地盤擴大了;將會得到更多的百姓。”莊公說:“對國君不義,對兄長不親,即使地盤擴大也將要垮台的。”

大叔修治城郭,聚集百姓,打造了盔甲兵器,裝備好步兵戰車,準備襲擊鄭國國都,夫人武姜將為共叔段開城門作內應。莊公聽說了他們行動的日期,說:“可以啦。”命令子封率領二百輛戰車去攻打京城。京的百姓背叛了大叔段。大叔段逃到了鄢。莊公攻打到鄢。五月辛丑,大叔段逃出了國界,逃到了共國。

於是莊公就把姜氏放逐到城潁,並對她發誓說:“不到九泉之下,再也不要見到你了。”

不久,莊公就對這件事後悔了。潁考叔是管理潁谷疆界的官,聽說了這件事,就獻給莊公一些東西。鄭莊公賜給他吃的東西,他吃的時候把肉挑到了一邊。鄭莊公問他為什麼這樣,他回答說:“小人有母親在世,嘗遍了我給他的食物,沒有吃過您這兒的帶汁的肉,請您讓我把肉奉送給她。”莊公說:“你有母親可以奉送,而我卻沒有啊!”潁考叔說:“能問您這是什麼意思嗎?”鄭莊公對他說了其中的緣故,並且告訴他自己很後悔。潁考叔說:“您在這件事上有什麼憂慮的呢?如果掘地深到泉水,挖個隧道來相見,那么誰還能說不是(在九泉下相見)呢?”鄭公聽從了他的意見。莊公進到隧道里賦詩說:“大隧道中,歡樂無窮。”姜氏從隧道里出來賦說:“大隧道外,歡樂暢快。”於是母子又像當初那樣了。

君子說:“潁考叔是一個真正的孝子,愛自己的母親,並且推及到鄭莊公身上。《詩經》

上說:“孝子的孝無窮無盡,長久地賜給你同類‘,這大概說的就是潁考叔吧!”

《學習要點與難點》

分析本文的情節與段落層次。

本文情節發展有四個環節:1,交代兄弟不和的原因;2,共叔段野心勃勃,而莊公故意縱其欲,養其惡,等待時機來收拾他;3,共叔段密謀襲鄭,莊公出兵伐之;4,莊公幽禁姜氏,後又後悔,採納潁考叔之計,母子和好。

掌握本文詳略得當的寫法。

這篇文章的重點在於揭露統治者的殘酷無情,骨肉殘殺。為了表明這個主旨,對戰爭前共叔段的活動,莊公的態度,寫的十分詳細,細到說的什麼話都寫得明明白白;戰後幽禁姜氏及採納潁考叔的計策,也寫得十分詳細,這都是為了要突出主題思想。而克段於鄢的戰爭過程因為與表現主題關係不大,因此一筆帶過,寫的十分簡略。

人物性格分析(重點)

鄭莊公:陰險狠毒,老謀深算。工於心計。姜氏為共叔段請封給“制”這個地方。莊公因為“制”是險要地方,堅決不給,足見其精明;共叔段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莊公表面不動聲色,內含殺機,故意縱養其惡。等到時機成熟,火候已到,這才一舉擊敗共叔段。莊公在一怒之下幽禁了母親,後又怕擔上不孝的壞名,採納潁考叔的計策,為自己擺脫不孝之名找了個台階。表現他的虛偽。

共叔段:貪婪狂妄,愚昧無知,野心勃勃,先是自己居住的城牆擴大,又命其他城市貳於己。他看莊公沒有反應,認為莊公老實可欺,於是發動叛亂,很快就失敗了。

姜氏:偏狹昏憒,以私情干政。立長是西周以來繼承王位根本制度,她卻要進行干涉,埋下了以後骨肉殘殺的種子。甚至她幫助共叔段襲鄭,來打她另一個兒子,其昏憒可見。

潁考叔:聰慧機敏。他出給莊公的計策,是用偷換概念的方法,莊公說的“黃泉”是黃泉這個詞的聯想意,引申義,即黃泉代表死亡,地獄;而潁考叔偷換了概念,它採用了黃泉的直指意,本意,黃泉的本意是地下水。這樣潁考叔就解決了莊公的一個難題。

掌握本文的細節描寫的作用

本文細節描寫有“莊公寤生”潁考叔“食舍肉”姜氏母子“隧而相見”等。

“莊公寤生”表現了姜氏偏狹的性格特徵,並引起下文的兄弟不和。

潁考叔“食舍肉”,表現了它的聰慧機敏的性格特徵;

“隧而相見”表現了莊公的虛偽可笑。

5,以次要人物襯托主要人物。

本文主要人物是鄭莊公。

以共叔段貪婪狂妄,襯托莊公的老謀深算。

以姜氏的昏憒,襯托莊公的精明。

以蔡仲,公子呂為國除害的急迫心情,襯託了莊公的城府之深,手段之高。

《重點段落簡析》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不義不昵,厚將崩。”

共叔段的性格:貪婪狂妄,不斷擴張;

莊公的性格:陰險毒辣,工於心計;

中心人物是莊公,次要人物是共叔段,公子呂。次要人物對主要人物起到襯托的作用。

《李將軍列傳》(重點課文)

《作家作品》

司馬遷西漢歷史學家。

《史記》1,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2,共130篇。12本紀;10表,8書,30世家,70列傳。

《李將軍列傳》是一部人物傳記。

《主旨》

本文通過記述西漢名將李廣功勳卓著,卻長期遭受壓抑,最終被逼自殺的不幸遭遇,表達了作者對李廣才略和人品的欽佩,對李廣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揭露了西漢朝廷賞罰不公,刻薄寡恩與黑暗無道的社會現實。

《疑難詞句》

1,廣家世世受射。受:傳授;

2,用善射殺首虜多。用:因為;首:首級;虜:俘獲。

3,未到匈奴陳二里所。陳:陣地;所:大約。

4,程不識正部曲行伍營陣。正:整齊,嚴加約束。

5,吏當廣所失亡多。當:判決;失亡:損失,死亡;

6,用此,其將兵數困辱。用此:因此;

7,可數百里。可:大約。

8,廣軍功自如,無賞。如:相當;

9,東道少回遠。少:稍微;回遠:迂迴,路遠。

10,軍亡導,或失道。亡導:沒有嚮導;或:同“惑”,迷惑。

11,南絕幕。南:向南;絕:渡過;

12,“急詣部,如書。”馬上到右將軍部隊去,就像“命令”上寫的。

13,余睹李將軍,恂恂如鄙人。誠懇謹慎的樣子,就像鄉下人一樣。

《課文翻譯》

李廣將軍,是隴西成紀人,他的祖先叫李信,在秦朝做將軍追獲過燕太子丹的那個

人。李廣的祖籍在槐里,後來遷移到成紀。李廣的家世世代代傳授、學習射箭的技藝。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舉侵入蕭關,李廣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參軍抗擊匈奴;因為他善於騎馬射箭,作戰時斬首和俘獲的敵人很多,便做了漢朝的中郎。李廣的堂弟李蔡也做了漢朝的中郎。二人都做了武騎常侍,俸祿八百石。李廣曾隨漢文帝出行,有過衝鋒陷陣,攻關克敵以及和猛獸格鬥的事跡。而漢文帝說:“可惜呀!你沒有遇到好時候,假如讓你生在高祖爭天下的時代,封個萬戶侯,難道還在話下嗎?”等到漢景帝繼位時,李廣做隴西都尉,後又調做騎郎將。吳、楚七國叛亂時,李廣做了驍騎都尉,跟從主帥太尉周亞夫攻打吳,楚叛亂;立功、揚名在昌邑城下。但因為梁王授給了李廣一塊將軍的印章,所以回到朝廷以後,沒有得到獎賞。後來又調為上谷太守。匈奴每天來跟李廣交鋒打仗,典屬國公孫昆邪對著皇帝哭著說:“李廣的才氣,天下無雙,可是他依仗著自己的才能,屢次跟匈奴對陣做戰,恐怕他要陣亡。”於是(皇上)就調他做了上郡太守。後來李廣又輾轉出任邊郡太守,又調任上郡。李廣曾做過隴西、北地、雁門、代郡、雲中太守,都以奮力作戰而聞名。

匈奴大舉入侵上郡,天子派一名受寵幸的宦官跟隨李廣統帥練兵,抗擊匈奴。(一天),這位宦官帶領幾十個騎兵放馬馳騁,遇到三個匈奴人,和他們打了起來,三個匈奴人轉身放箭,射傷了這個宦官,射殺他的騎兵將要射光了。這個宦官跑回大營。李廣說:“這一定是射鵰的人。“李廣於是立即率領百名騎兵放馬追逐那三個人。三個人失掉了馬正在徒步行走,已走出幾十里,李廣命令他的騎兵分開左、右兩翼包抄;而李廣親自射殺那三個人,射殺了兩個,活捉了一個。(一審),果然是匈奴射鵰的人。把他捆好,上馬(正待回師),忽然看見遠處有數千名匈奴的騎兵。(匈奴一方)看見李廣,認為李廣他們是誘敵騎兵,都很驚慌,急忙上山布陣。李廣的一百名騎兵都非常恐慌,想要騎著馬加速往回跑。李廣說:”我們離開大部隊好幾十里,現在就這樣憑几百號騎兵往回逃,匈奴追射我們的話,立刻全軍覆沒。如今我們留下來,匈奴一定認為我們是大部隊派來引誘他們的,一定不敢襲擊我們。“於是李廣命令眾騎兵說:”前進!“向前,在不到匈奴陣地二里左右的地方停了下來。李廣下令說:”全部下馬,解下馬鞍!“他的騎兵說:匈奴兵多而且離得近,一旦有危急情況,怎么辦?李廣說:”匈奴人認為我們會逃跑,現在全部解下馬鞍來表示不逃,以此來堅定他們(認為我們是誘騎)的看法。“在這種情況下,匈奴的騎兵就沒敢出擊。有一個騎馬的匈奴將領出來監護他的士兵,李廣上馬跟十幾個騎兵一面飛奔一面放箭,射殺了匈奴的白馬將,然後又回到自己的騎兵中,解下馬鞍;命令士兵全都把馬放開,臥地休息。這時,正趕上天黑下來,匈奴始終認為李廣這支小部隊很奇怪,不敢出擊。半夜時,匈奴也以為漢朝有伏兵在旁邊,打算夜裡攻取他們,因此,全部帶兵離去了。天剛亮,李廣才回到他的主力部隊。主力部隊因為不知李廣他們的去向,所以沒有跟從接應。

家居了很久,孝景帝死了,武帝即位,皇帝身邊的親信認為李廣是名將,因此,李廣從上郡太守的職位調到朝廷做了未央宮衛尉,程不識也被任命為長樂宮衛尉。程不識過去與李廣都以邊郡太守的職銜率領軍隊駐守邊防。到了進擊匈奴的時候,李廣行軍沒有(嚴格的)部隊編制和行列陣勢,靠攏水草好的地方駐紮,停宿休息時,人人自便,不用敲擊刁斗巡更的哨兵,其司令部沒有繁雜的文書報表,然也把哨兵遠遠地派出去,從沒有遇到過禍患。程不識嚴格地管理部隊的行軍、駐營、列陣,敲擊刁斗巡查,軍中辦公的官員治理文牘一直到天亮,軍中不得休息,然而也未曾遇到禍患。程不識說:“李廣治軍十分簡單省事。但是如果敵人倉猝之間來侵犯,他是無法阻擋的。可是他的戰士也安逸快樂,都心甘情願地為他去死。我軍雖然治軍繁瑣苛細,但是敵人也不能侵犯我。”這時,漢朝邊郡上,李廣和程不識都是名將,然而匈奴懼怕李廣的謀略,士兵也多樂意跟隨李廣而以跟從程不識為苦。程不識在孝景帝的時候,因為屢次直言敢諫,做了太中大夫,為人正直,謹守法度。

後來,漢朝用馬邑城引誘單于,派大軍埋伏在馬邑旁邊的山谷中,李廣被任命為驍騎將軍;隸屬於護國將軍韓安國。當時單于發覺了漢朝的謀略,率軍離去,漢朝的軍隊全都沒有立功。

過了不久,石建死了。於是皇帝下詔書令李廣代替石建為郎中令。元朔六年,李廣又做了後將軍,跟從大將軍衛青的軍隊,從定襄出發攻打匈奴。軍中的將領有很多因為斬殺敵人的首級,俘獲敵人的人數達到朝廷行賞的標準,憑著軍功封為侯爵,然李廣的軍隊沒有軍功。

這之後過了二年,李廣以郎中令的身份率四千騎兵出發攻打匈奴。博望侯張騫率領一萬騎兵跟他一同出發,分道進軍。大約行軍了幾百里,匈奴左賢主率領四萬騎兵包圍了李廣。李廣軍中的士兵都很恐慌。李廣於是他的兒子李敢前往衝擊敵人。李敢只帶了幾十個騎兵,直穿匈奴陣地,從其左右又返回來,並且告訴大家:“匈奴容易對付罷了!”軍士們才安定下來。李廣把部隊排成圓形的陣勢,所有的人面朝匈奴射擊。匈奴的箭就像下雨般地射來。漢軍的戰士死亡大半,漢軍的箭也將要射完了。李廣令士兵拉滿弓而不發射,而李廣親自用大黃強弩射殺匈奴的副將,使得匈奴的氣勢懈怠。這時正趕上日落,漢軍的官兵全都面無人色。李廣卻神色如前,整頓軍隊。李廣軍中的人打這以後更佩服他的英勇。第二天,又開戰,_博望侯的軍隊也趕來了,匈奴的軍隊這才解圍離去。漢軍疲憊,不能追擊。

這時李廣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收兵回朝。博望侯因滯留延誤而未能在規定日期到達,判處死刑,他出錢贖買,兔去死刑,降為百姓。李廣所立的軍功與應得的罰相抵,所以沒有受賞。

當初;李廣的堂弟李蔡跟李廣一起侍奉孝文帝。到了景帝時,李蔡積累功勞做到二千石的官。孝武帝時又做了諸侯國代國的國相。在元朔五年作為輕車將軍,跟從大將軍出擊右賢王;有功,符合國家行賞的標準,封為了樂安侯。元狩二年中,代替公孫弘做了丞相;李蔡的為人在下等里的中等,名聲在李廣之下太遠了。然而李廣卻得不到封邑,官位也只不過在九卿之列。而李蔡封侯,高官到三公。李廣的部下都有的封侯了。李廣曾跟善於望氣以測知凶吉的王朔私下說:“自從漢朝抗擊匈奴以來,我李廣沒有一次不在其中。然而許多校尉以下的官員,才能算不上中等人,都因抗擊匈奴立功而得以封侯的有幾十人。而我李廣不在人後,竟然沒有一點功勞而得到封邑,這原因是什麼呢?難道是我的相貌不應當封侯嗎?還是本來命中注定的?”王朔說:“將軍你自己想想,難道你曾有作過什麼遺憾的事么?”李廣回答:“我過去做隴西太守時候,羌族人曾起兵反漢,我誘使他們投降,投降的人八百多人,我假裝同意他們投降,當天就把他們都殺了,到今天為止,最大的遺憾只此一件!”王朔說:“災禍沒有比殺戮已經投降的人更大的了,這就是將軍您為什麼得不到封侯的原因啊!”

此後二年,大將軍(衛青)及驃騎將軍(霍去病)出兵抗擊匈奴。李廣屢次親自請求隨行參戰。漢武帝以李廣年老為由,不允許。過了好久,才答應了,讓李廣擔任為前將軍。這一年正是元狩四年。

李廣跟隨大將軍衛青出擊匈奴,出了關塞以後,衛青捕到了一個俘虜,得知了單于的住處,就親自率領精兵去追單于,卻命令李廣的軍隊合併到右將軍的部隊中去,從東路出擊。東路稍繞遠,而衛青大部隊的行軍路上,因為水草很少,不便屯紮宿營。李廣親自請求說:“我的職務本來是前將軍,如今大將軍竟下命令調我從東道出兵。況且我從年輕束髮時就一直與匈奴作戰,今天才得到一個與單于對戰的機會,我願意擔當先鋒,先跟單于拼一死戰。”大將軍衛青私下裡受到皇帝的告誡,認為李廣年紀已老,命不好,不要讓他跟單于對戰,恐怕達不到預期的目的,而這時公孫敖剛剛失掉封侯,擔任中將軍,跟隨大將軍(出擊匈奴),大將軍想讓公孫敖跟自己一起與單于對戰,所以調開了前將軍李廣。李廣當時也知道內情,因此,堅決地向大將軍辭命不受。大將軍不聽,命令長史寫道軍令,封好送到李廣的軍部,說:“趕到右將軍的軍部去,照文書上所說的辦。”李廣沒有向大將軍衛青辭行就起程了,心裡特別生氣地來到軍部,率領軍隊與右將軍趙食其會師從東道出發。軍隊里沒有嚮導,迷失了道路,耽誤了與大將軍會師的約期。大將軍與單于交戰,單于逃跑了,未能抓獲他,只得回軍。回師向南,橫穿沙漠,遇到了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李廣見過大將軍,就回到自己的軍中。大將軍派長史拿著酒飯饋贈李廣,藉機詢問李廣和趙食其迷失道路的情況,準備上書報告天子軍事詳情。李廣不予回答。大將軍又派長史馬上督責李廣的僚屬前去對質聽審。李廣說:“眾校尉沒有過錯,是我自己迷失了道路,我現在就親自到衛青的軍部上報軍情。”李廣對他的部下說:“我從年輕的時候開始,跟匈奴打了大大小小七十多回仗,而今很幸運跟從大將軍出征,有了跟單于交戰的機會。然而在將軍又調開了我的部隊,(從東路出擊)行軍繞遠,而且又迷失了道路,這難道不是天意嗎?況且我李廣的年齡已六十多了,終究不能再去對答那些執法法官的審問了。”說完就抽出刀來自殺了。李廣軍中的軍官、大夫等全軍上下都痛哭失聲。老百姓聽說了這件事,無論認識他的還是不認識他的,也不論年老的還是年少的,都為他流了淚。而右將軍趙食其被單獨交給了執法官吏,罪當處死,他出錢贖罪,被降為平民。

太史公司馬遷說:“《論語》上說:”(為官的人)本身行得正,即使沒有命令人們也會跟你去做;為官的人本身不正,即使有命令,人們也不會聽從。‘“這話正是說的李將軍吧!我看那李將軍,實在憨厚得像個鄉下人,嘴不善於說話,等到他死的那天,天下人無論是認識他的還是不認識他的,都為他的死感到極度的悲哀,他那忠實的心,真是被士大夫所信任啊!諺語說:”桃樹和李樹雖不會說話,但樹下自然被踏出一條道,這話說的雖然是小事,但是卻可以比喻李廣偉大的人格啊。“

《學習要點與難點》

本文的主要內容。

本文包括兩方面內容,1,記述李廣的才能和品行;2,寫出李廣一生的不幸遭遇。

李廣才氣天下無雙,驍勇善戰,機智勇敢,膽略過人,使匈奴聞風喪膽。他輕財愛士,身先士卒,忠實誠信,深受廣大將士的愛戴。但是,他生不逢時,一生遭遇不幸。長期遭受壓抑,最終被逼自殺。文章又通過名聲比李廣差得很遠的李蔡相正反對比,揭露了西漢王朝賞罰不公,刻薄寡恩的社會現實。

2,文末作者贊語的含義。

太史公就是司馬遷本文。這段贊語表達了司馬遷對李廣的讚美,引用《論語》的話,讚美李廣立身端正,以身作則的品質。並用諺語,進一步深情地歌頌了李廣的品德。

3,李廣的性格特徵。

李廣的性格特徵可分為主要性格特徵和次要性格特徵。

主要性格特徵:通過四個大戰役,上郡遭遇戰,雁門出擊戰,右北平之戰,隨衛青出征,表現了驍勇善戰,從容鎮定,臨危不懼,機智勇敢,善於應變,膽識過人。

次要性格特徵:通過一系列細節描寫,表現了李廣負能使氣,輕財愛士,口訥少言,忠實誠信。

對比手法的運用。(重點)

本文大量運用對比手法來刻畫人物性格。主要對比有五處。

與匈奴射鵰者對比。射鵰者傷中貴人,殺其騎將盡,而李廣親射殺二人,擒一人。

與部下對比。上郡遭遇戰。遭遇匈奴大隊人馬,李广部下驚慌要跑,而李廣卻沉著鎮定,抓住匈奴摸不清他們的底細,以為是“誘餌”,採取“兵不厭詐”的大膽措施,化被動為主動。

與程不識對比。兩人帶軍打仗,程不識治軍嚴謹,李廣治軍簡易,而匈奴更怕李廣,士兵更願意跟隨李廣。寫出了李廣治軍的特點,受到士兵的擁戴的原因。

與李蔡對比。李蔡人品下中等,卻封侯,位至丞相。李廣功勳卓著,人品高尚,卻長期遭受壓抑,不能封侯。此一對比,揭露了西漢王朝朝廷的賞罰不公。

與部下對比。右北平之戰。面對強大的敵人,士兵嚇得面無人色,而李廣益治軍,意氣自如。

細節描寫的作用,

本文的細節描寫很多,略舉一二。

雁門出擊戰。李廣兵敗被俘,裝死,然後“暫騰而上胡兒馬,因推墮兒,取其弓”脫險。

表現李廣的機智善騎。

善射,見草中石——。“中石沒鏃”表現李廣的膂力過人。

右北平之戰,漢軍死傷過半,箭也快完了。李廣命軍士拉滿弓不發,自己用強弓射殺敵軍。表現了李廣沉著善戰。

《重點段落簡析》

1,文章第二段

“廣乃遂百騎往馳三人。三人亡馬步行——大軍不知廣所之,故弗從。”

這段描寫上郡遭遇戰;

描寫李廣精於騎射,勇猛善戰,足智多謀,臨陣不亂。

通過典型情節,李廣的言行來刻畫李廣的性格;同時運用對比手法。

2,文章第七段。

“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其射猛獸亦為所傷雲。”

這段表現李廣的性格是:輕財愛士,善射;

“射寬狹以飲”屬於細節描寫。

李廣射箭的特點是:非在數十步,度不中不發。

士兵擁戴李廣的原因是:愛護士兵,身先士卒,對部下寬緩不苛。

3,文章第11段。

“初,廣之從弟李蔡與廣俱事孝文帝,——而蔡為列侯,位至三公。”

這段話寫的是:李廣與為人在下中,名聲出廣下甚遠的李蔡相對比,來突出李廣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

採用的是對比手法。

李廣與李蔡的對比,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壓抑人才,賞罰不公的現實。

《張中丞傳後敘》(重點課文)

《作家作品》

韓愈見議論文的《答李翊書》的介紹。

“後敘”寫在文章後面的跋文。“敘”同於“序”。

本文就是作者閱讀了《張巡傳》後,感到有所不足,於是又對張巡,許遠事跡作了一些補充,所以稱作後敘。

《主旨》

唐明皇時,發生了安史之亂,叛軍從河北出兵,攻入河南,一路之上沒有遇到唐朝軍隊的抵抗。只有在睢陽(今商丘)遇到張巡,許遠的頑強抵抗,牽扯叛軍的兵力,一定程度延緩了叛軍的進攻。而當時沒有一支唐朝的軍隊來增援他們。後來,睢陽城被叛軍攻克,張巡,許遠英勇不屈,被叛軍殺害。安史之亂被平熄後,當時畏敵如虎,不肯出兵救援張巡,許遠的人反而出來誣衊張巡,許遠。韓愈寫作了這篇文章,一來為張巡,許遠辨冤,二來記述了張巡,許遠一些軼聞趣事。

本文通過駁斥誣衊許遠的錯誤論調,記述南霽雲及補記張巡,許遠的一些逸事,讚美了安史之亂時,抗擊叛軍的英雄,斥責了一些小人對這些英雄的誣衊。

《疑難詞句》

1,以為巡死而遠就虜,疑畏死而辭服於賊。就虜:被俘;辭服:說了屈服的話。

2,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尤:責備;

3,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就盡:就要覆滅;日滋:一天天增加;

4,具食與樂,延霽雲坐。具:備辦;延:請;

5,巡就戮時,顏色不亂,陽陽如平常。顏色:臉色;陽陽:安祥的樣子;

6,雖愚人亦能數日而知死處矣。即使是很笨的人也能計算時日而且知道死期快到了。疑難

7,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精:精密,周到;

《課文翻譯》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我和吳郡張籍翻閱家中的舊書,發現了李翰作的《張巡傳》。李翰以善於寫文章自負,寫的這篇傳記也細緻周詳。可遺憾的是還有缺失之處:沒有為許遠寫傳,又沒有記載雷萬春事跡的始末。

 

許遠雖然才能好像趕不上張巡,但是打開城門接納張巡,官位本來在張巡之上,卻把權力交給張巡,自己反倒位處張巡之下,沒有懷疑猜忌之心,最終與張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英名;城陷被俘,只是與張巡死的先後不一樣。張許兩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通曉兩位父親的心志,認為張巡死而許遠被俘,懷疑許遠怕死而向敵人投降。許遠如果真的怕死,何苦堅守孤城,吃掉其愛妾的肉,和賊人對抗而不投降呢?當他們在被圍困的時候,外面連螞蟻大小的援助都沒有,所忠於的,是國家和君主;而賊人卻偏偏以國家已滅君王已死來勸降。許遠見救援不來,而賊人卻不斷增多,肯定認為這些話是真的,外面等不到救兵仍然死守,人與人互相吃都快吃光了,連笨人也能計算日子知道自己必死無疑了。許遠不怕死也就很明確了。哪有城被攻破其下屬都死了,惟獨自己蒙受羞愧恥辱以求苟活的?即使再愚蠢的人也不忍心這樣做,唉!卻說許遠這樣的賢才做這種事?

 

那些議論者又說許遠和張巡分頭守城,城被攻陷時,是從許遠把守的地方開始的。以此來誹謗許遠,這又和小孩的見解沒有什麼差別。人要死的時候,他的五臟六腑肯定有一個地方先得了病;將繩子拉斷,肯定有一個地方先斷開。旁觀者看到了這些,從而歸罪於這些地方,這在道理上是根本講不通的!小人好議論,不願意成人之美,真是這樣啊!像張巡、許遠的功勞,如此卓越,還不能倖免,那么其他人又怎么說呢?

 

當時張許二公開始守睢陽時,怎能不懂得如果最終沒有救兵,就事先棄城轉移呢?假如這個城不守,及時轉移到其他地方又有什麼用呢?等到外面沒有援兵非常困難的時候,再帶領那些受傷殘廢、飢餓瘦弱的殘兵,雖然想撤離,也肯定到不了目的地。張、許二人那樣賢明,對這一問題已經考慮得很周密了。守住一個睢陽城,捍衛了整個天下,率領千百個喪失殆盡的士卒,與上百萬日益增加的叛軍交戰,保護住了江淮地區,遏制住叛軍的攻勢,唐朝天下沒有滅亡,這是誰的功勞呢?在當時,放棄城池而保存自己實力的,不是一個兩個,手中握有強大兵力而作壁上觀者,有一圈。不去追究譴責這些人,而指責張、許兩位死守城池,也可以看出他們是自己站到了叛逆亂賊一邊,製造出誇大不實之辭幫助敵人進攻。

 

我曾在汴州、徐州二府做事,多次往返於兩府之間,親自到所謂雙廟祭奠過。那裡的老人常常講張巡、許遠時的故事:南霽雲向賀蘭進明求救的時候,賀蘭嫉妒張巡、許遠的名聲威望和業績超過自己,不肯出兵相救;他喜歡南霽雲的勇武豪壯,不聽他的勸說,勉強留他,準備好宴席和音樂,請南霽雲入座。南霽雲慷慨陳詞:“我來的時候,睢陽城裡的人,已經有一個多月沒吃上飯了!我雖然想獨自吃,在道義上不忍心;即使吃了,也咽不下去!‘’於是拔出自己的佩刀,砍下自己的一個手指,鮮血淋漓,給賀蘭進明看。在座的人大吃一驚,都被南霽雲的行為感動得流下了眼淚。南霽雲知道賀蘭終究沒有為他出兵的意思,就飛馳而去;臨出城時,抽出箭射向寺廟裡的佛塔,箭身一半射進塔的磚瓦里,說:”等我回到睢陽打敗敵軍,一定消滅賀蘭進明,這枝箭就是用來做標記的。‘’我在貞元年間路過泗州,船上還有人指著告訴我。城陷落時,賊人用刀威脅張巡投降,張巡不屈,即被拉走,將要斬首。又去威脅南霽雲投降。南霽雲沒有說話。張巡大喊道:“南八,男子漢死就死了,不能為不義屈服!‘’南霽雲笑著說:”我本想是另有作為的;您有話,我哪裡敢不死呢!‘’即不屈而死。

 

張籍說:“有個叫於嵩的人,小時跟隨張巡;等到張巡起事,他也經常在圍城中。我大曆年間曾在和州烏江縣見到於嵩,於嵩當時已經六十多歲了。於嵩因為張巡的推薦曾做臨渙縣尉,他非常好學,什麼書都讀。我那時還小,粗略地問了張巡、許遠的事,沒能詳細詢問。於嵩說張巡身高七尺多,鬍鬚長得像神仙。曾經見於嵩讀《漢書》。,對於嵩說:”為什麼花這么長時間讀它?,於嵩說:還沒讀熟。張巡說:“我讀書不超過三遍,終身不忘。‘於是背誦於嵩所讀的書,整卷不錯一個字。於嵩很吃驚,以為張巡只是偶然熟悉這一卷,就胡亂抽出其他捲來試驗,都是一樣。於嵩又取架上其他書來考張巡,張巡隨口背誦,毫無遲疑。於嵩跟隨張巡很久,也沒有看到張巡經常讀書。寫文章,拿起紙筆,立刻就寫,從不打草稿。開始守睢陽的時候,士兵近萬人,城中的居民也將近幾萬人,張巡只要見過一面問過姓名,以後沒有不認識的。張巡發怒的時候,鬍鬚就張開。等到城陷落時,賊人綁著張巡等數十人坐到一起,馬上就要殺頭了。張巡起來,那些人見張巡起來,有的站起來有的哭泣。張巡說:你們不要怕!死,這是命中注定的。大家都哭泣不能抬頭看他。張巡臨近被殺的時候,面色不慌亂,安詳得就像平常一樣。許遠是一個寬厚長者,他的外貌和他的內心一樣寬厚;與張巡同年出生,月份上比張巡小,稱張巡為兄長。死時四十九歲。”

 

於嵩貞元初死在毫州和宋州之間。有傳言說於嵩有田地在亳州和宋州之間,被軍人霸占,於嵩將要到州里告狀評理,被軍人殺害。於嵩沒有孩子,這是張籍說的。

 

《學習要點與難點》

 

本篇文章議論與敘事並重的特點(重點)

 

本文前部分是議論文,屬於駁論;

 

後部分是記敘文。

 

前部分駁斥從兩個方面駁斥了對許遠的誣衊,從一個方面駁斥了對張巡,許遠守睢陽這件事情的誣衊,讚揚了他們捍衛天下的事跡;

 

後部分記敘了南霽雲乞師賀蘭進明的英雄事跡,補記了張巡,許遠的事情。

 

兩部分各有側重,但相輔相成,有內在的緊密聯繫。前面是後面的綱,後面是前面的事實佐證,緊緊圍繞主旨。

 

前面駁論所採用的論據與論證方法。

 

所用的都是事實論據。駁“許遠畏死”,用許遠讓位授權,在無外援時,仍然死守的事實。駁“張巡,許遠就不該死守睢陽”,聯繫當時敵我雙方力量對比,外援不到,張巡,許遠死守睢陽捍衛天下的事實。

 

駁“城之陷,自遠所分始”。論證方法類比法。連用兩個比喻,以此證明睢陽被攻陷,勢在必然。

 

人物的性格特徵。

 

張巡:忠心報國,從容鎮定,視死如歸,博聞強記;

 

許遠:寬厚謙和,為國讓賢,以死報國。

 

南霽云:深明大義,疾惡如仇,忠貞剛烈。

 

本文的細節描寫。

 

南霽雲的“抽刀斷指”,“抽矢射塔”兩個細節描寫,刻畫了人物的剛烈,疾惡如仇的個性。

 

張巡的“讀書盡卷不錯一字”,“於嵩取書架上的書問巡,巡應對無誤”,“操筆立書”等等均是細節描寫。表現了張巡的博聞強記,文思敏捷的性格特徵。

 

人物之間的相互映襯和襯托。

 

張巡,許遠,南霽雲之間是相互映襯。例1,許遠位在張巡之上,卻讓位給張巡,自處於其下。既突出許遠的讓賢,又映襯了張巡的才能。例2,睢陽城陷,敵人勸降南霽雲,張巡與南霽雲一呼一答,兩人互相映襯,更顯出兩人的英雄氣概。

 

南霽雲乞師賀蘭一段,以反面人物賀蘭的卑鄙反襯了南霽雲的忠貞剛烈的性格特徵。

 

《重點段落簡析》

 

1,“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設淫辭而助攻也。”

 

這段話是駁斥“二公以死守”的誣衊。

 

“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屬於對偶句。

 

論證手法為對比,用張巡,許遠英勇抗敵的事實與那些“棄城圖存”,“擅強兵坐而視者”相對比。論據為事實論據;

 

翻譯這段。

 

2,“南霽雲之乞救於賀蘭也——船上人猶指以相語。”

 

這段是運用細節描寫來刻畫人物。細節有兩處:一處“抽刀斷指”,另一處:“抽矢射塔”。

 

用反面人物賀蘭進明來反襯南霽雲的英雄氣概。

 

“一座皆大驚,皆感激為雲泣下。”屬於側面描寫,從側面烘托來寫南霽雲的剛烈性格。“船上人猶指以相語”,也是側面描寫,從側面來說明百姓永遠在懷念著英雄。

 

(4)翻譯這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