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饃[圖]

石子饃陝西關中地區有一種製作奇特,風味別致的古老食品,叫做石子饃,也叫乾饃。由於它歷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因而被稱為我國食品中的活“化石”。石子饃是用燒熱了的石子作為炊具烙燙而製成的饃。它油酥鹹香,經久耐放,因此很受人們的喜愛,就連外賓吃後也大加讚賞。

石子饃歷史非常悠久,它具有我國烹飪史上石烹時代的明顯特徵。據傳:“神農時,驚訝食谷,釋米加燒石上而食之”。到了周代,“燔黍,以黍米加於燒石之上,燔之使熟也。”這就說明,石子饃是由遠古的“燔黍”演變而來的,經過了一個長久流傳,不斷改進的過程。

關於石子饃,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相傳唐時,同州(今大荔縣)曾將此餅作為貢品,當時叫鏊餅。由於同州人生性剛強、耿直不屈,因而被官府抓去時,“必懷此餅而去,用備狴牢之糧。”是說早有準備,一旦被投入牢獄時,因帶有石子饃,不至於炊挨餓。清代袁牧在《隋園食單》里,稱石子饃為“天然餅”並對它的製作方法做了詳細的總結記述。

石子饃,作為出遠門、長途旅行所帶的食品,已同速食麵同領風騷。雖然現在吃的人已不是很多了,但是偶爾還能在街頭看到賣石子饃的鄉下人,一塊錢可以買好幾張,又便宜又實惠,帶回家去還能吃個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