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生活中該吃什麼?

 貧血常見有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溶血性貧血、惡性貧血和失血性貧血。要治療貧血首先明確類型,予以有針對性的治療。發病率最高的是缺鐵性貧血,其常見原因有:

①鐵的攝入不足(飲食中缺少鐵;有偏食習慣)

②吸收障礙(胃大部切除術後等)

③鐵的需要量增加(生長發育期的兒童、青少年、月經期婦女、妊娠和哺乳期婦女等)

④鐵的丟失量增加(消化道出血或月經失血過多等)

⑤疾病的影響(潰瘍病、痔瘡、胃腸腫瘤及子宮肌瘤出血等)。 

缺鐵性貧血的營養治療

1.檢查並治療原發疾病,祛除病因。

2.口服鐵劑,常見的是硫酸亞鐵,進餐時或餐後服用。

3.補充富含鐵的食物。各種肉類、禽蛋類、動物的肝、腎等;海帶、紫菜、黑芝麻、芝麻醬、黑木耳、香菇、豆類及其製品。動物性食物中鐵的吸收率(20%)明顯高於植物性食物(1%-7%)。

4.補充維生素C100毫克,與飯同吃。因維生素C可促進鐵的吸收利用。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5.選擇強化鐵的食品,如加鐵醬油和牛奶。

6. 忌濃茶和咖啡。

7.用鐵鍋烹調。

8.糾正偏食和素食等不良飲食習慣。

9.忌飲濃茶。